《淮陰侯列傳》原文賞析是什么?
芳馨
《淮陰侯列傳》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創(chuàng)作的一篇傳,出自《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本傳記載了西漢開國功臣韓信一生的事跡。功高于世,卻落個夷滅宗族的下場。注入了作者無限同情和感慨。那么《淮陰侯列傳》原文賞析是什么呢?
1、上進讓他追求完美:還在韓信年輕的時候,他就表現得很自尊。當亭長的老婆不想讓他在她家吃飯的時候,盡管他有餓肚子的危險,他還是毅然決然地離開了亭長的家。后來,當投靠項羽得不到重用的時候,他又毅然選擇離開。同樣,在劉幫手下得不到重用,他還是選擇離開。如果不是蕭何的“月下追韓信”,韓信的歷史可能要改寫;但,我們可以斷言的是,他還是會書寫一段不平凡的歷史。這可以從他投奔到劉幫手下,得到重用后的所作所為得到證實。你看,他有了兵權后,真是如魚得水。他的用兵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正如蒯通所說:“涉西河,虜魏王,禽夏說,引兵下井陘,誅成安君,徇趙,脅燕,定齊,南摧楚人之兵二十萬,東殺龍且,西鄉(xiāng)以報?!边@些輝煌的戰(zhàn)功使劉邦最終得到天下,也成就了韓信的輝煌人生,讓他彪炳史冊。
2、善良讓他錯失良機:韓信為劉漢天下立了汗馬功勞,但,功高蓋主可不是一件好事情,這時候,他的謀臣替他指出了命運:“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边€替韓信尋找解決的辦法:“何不反漢,與楚連和,叁分天下王之?”但是,善良的韓信聽不進謀臣的建議,他說:“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夫人深親信我,我倍[背]之不祥,雖死不易?!比绻爮牧耸窒轮\臣的建議而三分天下,那么,歷史又將是另一個樣子。其實,我們從韓信童年的一段經歷也能看出他性格中的善良的特征,當他被亭長妻子趕出來后,他得到了漂母的救助,他非常感激,說等他日后發(fā)達后要好好報答,最后,“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及下鄉(xiāng)南昌亭長,賜百錢”,他真的沒有食言,從中可以看出內心深處善良的一面。從做人這個角度上講,善良是一個人最起碼的素質,本無可厚非,但在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的政治旋渦中,善良只能讓他錯失良機。
3、軟弱讓他走向滅亡:讀了《淮陰侯列傳》后,同學們一定沒有忘記這樣的一個細節(jié),就是韓信年輕時候的“胯下之辱”。我們究竟該怎樣看這個舉動呢?當然,我們可以說韓信有大丈夫的氣概,能屈能伸,因為,當他冷靜地分析當時形勢后,他做出了讓眾人都不能接受的選擇--自甘受辱;可是,從平常人的角度來說,在他的性格中是不是摻雜點軟弱,少了點大丈夫的血性。為了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他也可以有所作為,比如,他可以盡自己所能與之一搏;他也可以據理力爭,用他的一腔正氣震懾對手的。他的軟弱,在和劉邦的政治斗爭中更是讓他處于劣勢。你看,高祖以巡狩的名義至楚,韓信知道高祖來了之后,心理很矛盾“自度無罪,欲謁上,恐見禽”,正在惶惶不知所惜時,有人向他建議:“斬昧,謁上,上必喜,無患?!表n信仿佛找到一根救命稻草,緊抓不放。他為什么不想一想,高祖不遠千里游云夢,僅僅只是為了一個無一兵一卒的敗將的項上人頭?于是,他向劉邦獻上鐘離昧的人頭時,他自己也被高祖所縛。就這樣,在和劉邦的第一次交鋒中,韓信就敗得一塌涂地。在囚車中,韓信終于明白了:“……狡兔死,良狗亨……”如果,他強硬點,就不會在劉漢政權的步步緊逼下,顯得處處被動,直至最后被呂氏所殺。
縱上所述,我覺得我們在讀史記的時候,完全可以有自己的視角,讀出自己的感悟,不一定要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