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殺了那么多人 為何沒人暗算他?
木槿何溪
很多人都知道,歷史上朱元璋作為開國皇帝,一生中殺掉的人可以說是不計其數(shù),在四處征戰(zhàn)的時候,殺人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當了皇帝之后,也殺了很多大臣,也牽連出很多人,都被朱元璋殺掉了,而死在朱元璋手下的人,都是以萬來記數(shù)的。然而既然朱元璋殺掉了這么多的人,按理說應該是跟很多人都結(jié)下了“仇怨”的吧,為什么卻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人暗殺朱元璋呢?是因為但凡有可能的人都被朱元璋殺掉了嗎?
1、朱元璋為何沒有遭到暗殺
眾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一個疑心很重的開國皇帝。在歷代的開國之君里,朱元璋可能算得上心胸很為狹隘的一個。因為跟隨他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功臣,到最后幾乎都差不多遭了他的毒手。
按理說,得罪的人多了,樹敵也就更多。朱元璋殺了這么多人、很多還是開國功臣并且位高權(quán)重的人物,為何就沒有遭到反噬呢?這里面的原因,或許可以歸納為如下幾點:
首先,自古以來,受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統(tǒng)禮教所束縛。封建時代的人,對于暴虐的君主,頂多就是說它殘暴無良,第一想到的并不是將他殺了。可以說,這也是封建君王給老百姓洗腦的成功案例。
有了這個觀點,被朱元璋殺害的那些人里,很大一部分就不會想到要如何報仇——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啊。皇帝殺自己的子民,只能算是名正言順,頂多有點不賢良而已,何來報仇之說?既然沒有報仇之心,也就少了很大一部分暗殺朱元璋的動機了。
其次,朱元璋雖然喜歡殺人、尤其是喜歡殺害那些有功之臣。但畢竟不是無緣無故,更多還是那些人自己不知收斂,授人以柄給了朱元璋殺人的借口而已。
試想一下,一個打江山立了大功的人,做了大官卻總想著要把以前的付出換做銀子拿回來。在老百姓的眼里,這樣的功臣被朱元璋殺了,是好是壞?于是,很多倍朱元璋殺害的人,本身的口碑也不見得怎么樣。這也就為朱元璋減少了很大的壓力與被刺的可能了。
此外,朱元璋自己行伍出身,生平出生入死無數(shù)次,對于自己的安全是非常有心得的。甚至可以說,像他們這種從死人堆里打滾出來的人,已經(jīng)有了一種能嗅到危險的本能了。
既然有了更多預知危險的直覺,自然就知道如何彌補安全上的漏洞,這也是朱元璋一直安然無恙的一個重要條件。
最后,朱元璋也深諳制衡之道。他一手創(chuàng)立了錦衣衛(wèi),并將其當做自己最信任的人培養(yǎng)。這個機構(gòu),對保證朱元璋的安全可謂是舉足輕重。
因為錦衣衛(wèi)不僅限于京城一地,全國各地都有他們的足跡。這樣,通過嚴密的監(jiān)控,也就能夠發(fā)現(xiàn)、并消滅很多還處于萌芽狀態(tài)的危機事件。
上述四個原因,也就保證了朱元璋盡管殺人如麻,自己卻安然無恙、得到了善終。
2、朱元璋殺了多少功臣
明朝開國元勛中,除了湯和等寥寥幾人幸免于難,大多數(shù)人都不得善終:徐達發(fā)背癰吃蒸鵝而死;常遇春病故早亡,躲過一劫;劉伯溫據(jù)說被胡惟庸授令毒死;但胡惟庸自己也沒有得意多久,不久就被主子以“擅權(quán)植黨”、“枉法誣賢”的罪名處死,遭受牽連者多達三萬余人,朱元璋甚至在胡死后十年,還給他安插了一個“通倭謀反”的十惡不赦罪名,這就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胡的死,造成了終明朝一代沒有宰相一職,從此自秦漢以來建立的宰相制度,在此宣告壽終正寢,明朝以后的清朝,只有口稱“奴才”的所謂“大學士”而沒有鐵骨錚錚為民請命的魏征、文天祥等宰相,不得不說是中國歷史的悲哀。
胡惟庸死了沒多久,又爆發(fā)了“藍玉案”,胡案是對文官下手,藍案可是對武將動刀。作為開平王常遇春的小舅子,戰(zhàn)功顯赫的涼國公藍玉居功自傲,日益驕橫起來,恰好此時朱元璋年僅三十八歲的太子朱標病故身亡,為了避免自己死后,年幼的皇孫朱允炆被能臣宿將欺負,上演北宋“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翻版,朱元璋不得不對大將軍藍玉下手,為自己的孫子掃清障礙。藍玉“謀反”案涉及人數(shù)也不少,一萬五千人。胡藍二案一出,整個開國元勛體系,竟然十去其九,以至于后來的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奪自己侄子的江山,建文帝朱允炆縱觀文武百官,竟無可用之帥去率兵抵擋,兵敗后不知所蹤,至今其下落仍是個謎。朱元璋原本想鞏固孫子的江山,不料卻間接將接班人建文帝送上不歸路,想必起朱洪武于地下,也當哀嘆自己苦心經(jīng)營卻適得其反,實在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罷?
朱元璋由于其極度自卑的心理,對于“僧”、“賊”、“光”、“禿”等挖苦他過去歷史瘡疤的字眼,變得相當敏感,因此明初的文字獄絕不比清康乾年間遜色:這場始于洪武十七年,終于洪武二十九年的長達13年的黑暗歲月,受害者不下數(shù)十萬,明朝初期優(yōu)秀的知識分子,因“文字獄”一案,幾乎為之一空!
朱元璋大興文字獄到后來,越來越變本加厲,只要是上述字的同音字,都認為是通假字,居心叵測罪不容誅。于是說“為世作則(賊)”的杭州人徐一夔教授掛了;說“圣德作則(賊)”的馬屁大王孟清也掛了;說“睿性生(僧)知”的常州教育局局長蔣鎮(zhèn)掛了;說“作則(賊)垂憲”的浙江教育廳主任林元亮也掛了。更離奇的是,說“體乾法坤”是暗示“發(fā)髡”,禿子就是和尚,殺!說“拜望青門”就是站在和尚廟門口發(fā)呆,殺!“遙瞻帝扉(非)”不是恭敬地瞻仰皇宮大門,而是看熱鬧,八卦皇帝的是非,殺!“天下有道”就是“天下有盜”,殺!……如果馮小剛生活在那個時代,“天下無賊”是一句善禱祝福的話還是故意揭露皇帝陰私?估計很難猜測這個喜怒無常的皇帝的心理。
3、朱元璋是怎么死的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太子朱標巡視關(guān)中,為遷都西安作準備。朱標詳細考察了西安和洛陽,比較兩地的地形,回來后向朱元璋獻陜西地圖。朱標自秦中視察返京后不久患病,在生病期間還向太祖上書關(guān)于籌建都城的事。次年朱標病逝,謚號懿文太子。這對年近七十的朱元璋是個沉重的打擊,再也沒有精力和心情考慮遷都的事情。朱元璋看到朱標次子朱允炆表現(xiàn)十分孝順而很喜歡,后來立其為皇太孫。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駕崩于應天皇宮(南京故宮),下遺詔:“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務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無古人之博知,好善惡惡,不及遠矣。今得萬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內(nèi)外文武臣僚同心輔政,以安吾民。喪祭儀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臨三日,皆釋服,毋妨嫁娶。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從事。”朱元璋死前密命駙馬梅殷(寧國公主之夫)輔佐新君,遺詔命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朱元璋駕崩幾天后,朱允炆于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十六日(6月30日)即位,改明年為建文元年,是為建文帝。
朱元璋死后葬于紫金山孝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甲辰,上謚曰“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tǒng)天大孝高皇帝”,廟號太祖。永樂元年(1403年)六月十一日丁巳,增謚“圣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tǒng)天大孝高皇帝”。嘉靖十七年(1538年)十一月朔,改謚“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圣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朱元璋死后,他生前規(guī)劃的政治局面很快被打破。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難”的旗號,起兵反對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取得勝利,在南京稱帝,建文帝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