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國姓是“朱” 那百姓要殺豬怎么辦?朱元璋想到一個辦法
忘了牽手
在古代等級制度是非常森嚴的,皇帝的威嚴至高無上,因此很多方面都有忌諱,大家都知道明朝的開國皇帝是朱元璋,所以明朝的國姓就是“朱”,在很多事情上都要避諱這個姓氏,比如老百姓殺豬,因為語音相近,所以是不能說的,可是人們?nèi)粘I钣纸?jīng)常遇到,那怎么辦呢?為此,朱元璋靈機一動,想了一個辦法。
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之中,等級制度非常分明,這就是所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制度反映在文化上和生活上,就形成了獨特的“避諱”文化。它要求為尊者諱,對于皇帝、圣人、祖先,都有一整套嚴格的制度,避免直呼,以顯示對于他們尊重。
比如說在李唐的時候,因為皇帝的先祖之中有一個叫李虎的。因此,在李唐,誰都不能隨意說虎字,只能用別的字來代替。幸好,避諱制度又有一些具體的操作,比如七代之后,就不用避諱了。所以唐朝后期,說不說虎,就沒有多大關系了。
但是在明朝遇到一個很尷尬的事情,皇帝個個都姓朱,而朱在民間是很容易說的,比如母豬。如果百姓隨意說要殺豬,你看會不會有錦衣衛(wèi)沖出來,將他抓起來問罪。
不能隨便說豬,這是避諱的要求,但是,老百姓真的要殺豬怎么辦?明朝不讓隨便殺牛,那是因為牛是生產(chǎn)力的寶貴財富,是要用來耕田的,但是豬卻不是,豬養(yǎng)著就是為了吃肉的。所以,如果不讓百姓殺豬,還不如不讓百姓養(yǎng)豬,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這個兩難的局面,被朱元璋輕易的解開了。他頒布法令,將豬更名為“豕”或“彘”。這樣一來,又可以避諱,又不用說殺豬了,讓百姓能安安穩(wěn)穩(wěn)吃上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