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代歷史上江浙地區(qū)的“墮民”是什么人?“墮民”的前生是什么人?
繁華卷
在我國解放前的近代歷史上,浙江紹興、寧波、舟山等江浙一帶有著一種非常特殊的群體,這個群體被稱之為“墮民”。墮民的身份非常的低賤,世世代代為奴。這些墮民們世世代代都居住在一個相對固定的一個范圍內,就比如說紹興城內,墮民都集中居住在永福街、唐皇街、學士街等三條街區(qū)。
因為墮民低人一等,歷代官府都明文規(guī)定,墮民不得加入“四民”,即不得進入士、農、工、商等四個階層。墮民不得與平民雜居在一起,也不得遷出墮民聚居區(qū);不準與平民通婚;不得接受教育;不得參加科舉應試;不得為官從政。
紹興墮民聚居地——永福街(現已拆除)
墮民的“賤民”身份世代相傳,不得改變。墮民對四民必須用尊稱,比如“老爺”、“少爺”、“太太”、“小姐”,但是四民可以直呼其名。墮民不得從事與平民一樣的工作,只能做一些低賤的職業(yè),如收舊貨、收雞毛、抬棺材、抬轎、理發(fā)、唱戲等。
紹興城區(qū)的大部分墮民以演戲為業(yè),大戶人家遇有紅白喜事,多雇其唱戲。最典型的莫過于開創(chuàng)紹劇猴戲的著名表演藝術家章宗義(六齡童)、“美猴王”章金萊,他們都是墮民的后代。
紹籍著名演員章金萊(六小齡童)
在浙江紹興,女性墮民有一個傳統(tǒng)的職業(yè),叫做“老嫚”,俗稱“多嘴老嫚”,穿著打扮、發(fā)型都有一定的標志性。老嫚情商極高,常常八面玲瓏,巧舌如簧,專門在大戶人家過年過節(jié)、紅白喜事時上門討活,借此討錢討物;有些老嫚以做喜慶服務為業(yè),主持婚禮、活躍氣氛、或者對新娘進行婚前性指導。
在民國時期,浙江不少地區(qū)都有墮民分布,如諸暨、新昌、上虞、蕭山、慈溪、奉化、鎮(zhèn)海、定海、余姚、象山、溫嶺、樂清、義烏、東陽、長興等縣市,其中墮民數量最多的是紹興,當時達3萬余人。
寧波市慈城鎮(zhèn)墮民村——天門下
據史料記載,墮民始于明朝初期,當時稱為“丐戶”。明朝文學家沈德符在其著作《敝帚軒剩語》中有記載:"今紹興有丐戶者,俗名大貧......男不許讀書,女不許纏足,自相配偶,不與良民通婚姻。即積鏹巨富,禁不得納貲為官吏。"
令人費解的是,盡管歷朝歷代的皇帝均有頒布過諭旨廢除墮民制度,但是幾百年來直到民國,墮民卻始終被地方百姓視為卑賤之流。只有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墮民這一群體才徹底解放,地位完全平等。
紹興女性墮民的傳統(tǒng)行業(yè)——老嫚
至于墮民的由來,到目前為止沒有完全正確的說法。最為可信的是元朝“蒙古戰(zhàn)俘”說。據寧波作家王靜所著《中國的吉普賽人——慈城墮民田野調查》一書所述:“慈城墮民形成時間應在明初之際,人員構成主要是元末駐守在寧波、一帶元軍官兵戰(zhàn)俘。”
章宗義(六齡童)在其回憶錄《取經路上五十年》也提到:1924年,我出生在紹興學士街一戶商人家里。祖上是元末蒙古族的后裔。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把駐在南方的元朝蒙古軍隊集中在一起居住,世世代代只當吹唱道士、吹鼓手、喜娘或儐相……
六齡童、六小齡童父子合影(六齡童已于2014年離世)
六小齡童(章金萊)也曾公開宣稱,自己出身于墮民家庭,是蒙古人的后裔。他說:“父親經常說我們的血管里流的是蒙古族人的血液,所以到了草原總有一種親近感?!?/p>
據史書記載,朱元璋在淮河流域起兵后,推翻了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政權,建立了大明王朝。元朝滅亡后,大部分元朝官兵撤回了蒙古高原,但是留落在江南的部分人成了戰(zhàn)俘。當時被登記造冊,形成了一個社會地位很低的賤民群體,漸漸被稱為“墮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