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蜀漢的日子東吳面對魏晉兩朝(如何孤軍奮戰(zhàn)撐17年)
芝蘭子
前言
“怎么樣,安樂公,你對蜀國有何感想呢?”司馬昭從高臺上俯視著劉禪,他的目光透露出對這位曾經的敵國國君的好奇。
劉禪絲毫不掩飾自己對身旁那些滿懷悲傷的蜀國舊臣的冷漠,他愉快地回答:“在這里享受的樂趣,比起對蜀國的思念不值一提!”司馬昭聽到這番話,無比滿意,他哈哈大笑起來,心中對劉禪的懷疑煙消云散。
然而,人們的喜怒哀樂往往無法完全相同。當魏國這邊歌舞繼續(xù)飄揚的時候,孫吳在江東則是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心中的苦楚無法言表。孫休恐怕已經在心里無數次譴責劉禪:“當初我們約定了要堅守孫劉聯盟,實現三國鼎立的目標,可你卻不顧一切的投降曹賊,過上了安逸無憂的生活,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軟弱者!”
諒他再怎么憤怒,再怎么氣憤,甚至蜀漢已經滅亡了,但東吳依然抱有一絲希望,哪怕不能實現宏偉的大業(yè),只要我們能夠與魏國和平共處,維護江東的穩(wěn)定也未嘗不可!因此,他們決定堅持不懈地戰(zhàn)斗到底。
或許東吳也沒有想到,這一堅持竟然持續(xù)了整整17年,甚至在這期間,魏國已經被司馬炎篡位,而他們卻成為了三國中最后的幸存者。
那么,在蜀漢滅亡后的日子里,東吳面對著魏晉兩朝的壓力,他們究竟憑借著什么力量,竟能孤軍奮戰(zhàn)并堅守政權長達17年?是上天眷顧,還是隱藏著更深的秘密?
阿斗投降,三足鼎立未能在現
時光倒流回到公元263年,那是一個關于英勇犧牲的篇章,諸葛瞻父子以身捐軀,鄧艾大軍功成名就,成都城墻面臨崩塌的危機,蜀漢的故事也即將落下帷幕。盡管情勢危急,劉禪帶著印璽和百官走出城池向吳軍投降,而完全不知情的吳軍仍然全力崇尚各自的使命。
孫休是孫權的第六位兒子,也是東吳政權的第三位皇帝。他以聰明過人和高超的才智而聞名于世,因此十分明白保持孫劉聯盟的重要性。
在得知魏國發(fā)動戰(zhàn)爭攻打蜀國后,孫休一方面派遣名將丁奉進攻壽春,逼迫敵人調兵來支援;同時,他從水路兵發(fā),試圖救援蜀漢。然而,盡管吳軍奮力奔赴、日夜兼程,卻無法及時趕上劉禪開啟城門的速度。情勢既定,計劃不得不中斷。
在盟友離去的情況下,孤身一人,孫休該如何立足?面對如此艱難的局勢,他冷靜地整理了思緒,沒有被憤怒所吞噬。他立即下令援救蜀國的隊伍繼續(xù)向西前進。他希望借助混亂的局勢,從魏國手中謀取利益,用主動出擊來緩解東吳即將面臨的合圍之勢。
蜀國已經覆滅,而魏軍還未到,吳軍將目標鎖定在邊界附近的永安城。守城的將領羅憲也是一名勇猛的將才,在劉禪投降后,他堅守城池,忠誠和勇敢可見一斑。得知吳軍派兵前來后,羅憲迅速判斷出對方借援救之機想趁機襲擊自己,因此他沒有打開城門,反而在吳軍暴露真正意圖后,多次擊退敵人。
不久后,魏國的鄧艾、鐘會等人與朝廷爆發(fā)了不小的紛爭和沖突,內亂事件讓曹魏對東吳失去了興趣和精力。孫休見機而行,向永安調派更多士兵,試圖趁機奪回蜀國的故土。羅憲見狀,內心充滿了憤怒之火。
他對身邊的人說道:“東吳總是口口聲聲喊著孫劉聯盟,但卻一直在破壞這個聯盟。我們國家遭遇困難時,他們沒有全力相助,反而企圖占便宜。我寧愿追隨皇上投降魏國,也不能讓東吳這些卑鄙小人得逞!”
于是羅憲向司馬昭呈上降表,司馬昭立即派遣將軍胡烈前去解圍。在雙方的夾擊下,吳軍只能無功而返。
隨著軍隊的撤退,30歲的年輕皇帝孫休懷揣著壯志離開了人世。由于他英年早逝,太子年幼,暫時無法處理朝政事務,于是權臣濮陽興和張布選擇孫休的長子孫皓為皇帝。這個年齡不過30歲的年輕皇帝,注定將書寫自己的傳奇。
時運加身
當孫皓登基的時候,展現出了一位明君圣主的風范。他不僅在面對困難時果斷下令開倉放糧,安撫百姓;還精簡宮中人員,節(jié)省開支;甚至反腐倡廉,力圖澄清政治風氣。為了維護政局穩(wěn)定,孫皓還及時書信贊美司馬昭,表示自己愿意效忠,絕不背叛。
就在東吳國勢如日中天之際,魏國卻接連發(fā)生重大變故。司馬昭去世的第二年,他的兒子司馬炎趁機篡奪了魏國的皇位,建立了西晉。然而,權力剛剛掌握,司馬炎顯然不會輕率地對東吳發(fā)動戰(zhàn)爭。畢竟局勢尚未穩(wěn)定,稍有不慎,他自己可能也會被趕下臺。因此,司馬炎將精力主要集中在與世家大族的聯合、妥善處理前朝舊臣以及鞏固親戚關系等事務上。
等政務處理妥當后,西晉的民生問題接踵而至。司馬炎登基不到兩年,青州、徐州、兗州、豫州等地相繼遭受洪水侵襲,僅僅災后救濟就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被人痛恨的水,竟成為人們最渴望的東西。從公元271年開始,西晉連續(xù)三年遭遇大旱,許多地方全年莊稼歉收,無數百姓餓死。
常言道,福禍相依,苦難屢屢。正當國內困擾尚未解決時,外患也向晉國襲來。受災之苦,使得北方少數民族逐漸積聚不滿和怨言。或許,只要給予他們足夠的溫飽和關懷,尋求理解與溝通,便能平息不滿??汕刂荽淌泛覅s偏偏對胡人心存偏見,采取了暴力手段。
這個舉動引來了鮮卑等部落的極大反彈,他們立刻聯合起來,掀起了反晉的狂潮。國內紛爭易平復,而晉國卻花費整整9年的時間來平定這場叛亂。
相應地,伐吳的計劃也因此被推遲了數年。憑借長江天險和內憂外患的局勢,東吳幸運地獲得了喘息生存的機會。
結語
這里有一篇文章需要重新書寫,適合年齡在30歲至50歲之間的受眾群體。要求對內容進行更加細致的刻畫和延申,同時增加的內容需要引起觀眾的好奇心,使文章更加流暢和吸引人。
曾經備受眾人推崇的“好學生”孫皓,在東吳國家不平靜的時期,卻逐漸迷失了自己。本應是東吳發(fā)奮的最佳時機,然而孫皓迷上了榮華富貴,沉湎于美色之中,縱情享樂。在他繼位的幾年中,他熱衷于修建宮殿和舉辦盛大的宴會。盡管在小規(guī)模的戰(zhàn)爭中取得了勝利,他的虛榮心卻得到了更大的滿足。他越來越追求功名利祿,變得既傲慢又殘暴,不僅常常做出不明智的決策,還頻繁下令處決提出異見的大臣。
就這樣,東吳國家茍且偷生了整整17年,因為對手無暇顧及。而當西晉國解決了內外事務后,轉頭關注東吳時,發(fā)現他們并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反而比數年前還不如。終于在公元279年,20萬晉軍水陸并發(fā),東吳根本無力抵擋。一年后,孫皓選擇投降,東吳國家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