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踐為什么殺文種?文種為何必須死?
喜歡下雨天
勾踐作為歷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君主,他一生中最出名的,莫過于臥薪嘗膽最終滅掉了吳國了。不過雖然這個故事很出名,但是這畢竟只是勾踐人生中的一件事情而已。在吳國滅掉之后,越國也算是成功復(fù)國并報仇了,而這個時候,就該輪到“鳥盡弓藏”了。相傳范蠡看穿了這一切早早的就離開了,而他臨走之前勸說文種一起走,但是文種認為勾踐不是那樣的人,因此堅持要留下來,結(jié)果文種就被勾踐殺掉了。那么究竟勾踐為什么要殺文種呢?又為何要說文種必須要死?文種不能活著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如果和范蠡一樣離開,文種是不是也有機會活下來呢?
1.聯(lián)越擾吳政策使大量楚人涌入越國
晉國和楚國幾乎同時興起的大國,晉國為了阻止楚國的崛起,特意制訂了“聯(lián)吳制楚”的外交政策。
晉吳蜜月期的時候,晉國大力援助吳國,晉國的先進生產(chǎn)技術(shù)、軍事技術(shù)大大加強了吳國的實力,以至于吳國能開展大規(guī)模伐楚戰(zhàn)爭。當時楚國被打得非常慘,連楚王墳?zāi)苟急蝗税橇恕?/p>
楚國為了改變現(xiàn)狀迅速炮制了晉國的外交方針,制定了“聯(lián)越擾吳”的外交政策。
楚越蜜月期的時候,楚國也大力支援越國,派遣大量的楚人幫助越國發(fā)展國內(nèi)經(jīng)濟建設(shè)。范蠡、文種這兩位越國重臣都是楚國人,《呂氏春秋》:范蠡,楚三戶人也;大夫種(文種),楚為鄰人。史書記載他們兩個人看到東南有王霸之氣(見霸兆出于東南),所以就去東南了。這個王霸之氣是什么?很有可能是看見楚國扶持越國,認為越國會飛速發(fā)展,所以想要搭上這輛快車。這種人就是典型的投機客,楚越蜜月期的時候可以搭上快車,但是楚越交惡的時候,他們必定會成為政治的犧牲品。
當然了,這些人也不是白送的,越國每年都要向楚國貢獻大量的玉帛子女((勾踐)春秋奉幣玉帛以貢獻(楚)焉,未嘗敢絕)。你可以把這個理解為越國向楚國繳納的保護費,而楚國回饋越國一些人才。
楚國的扶持是有效果的,吳國攻打楚國的時候越國襲擊吳國,吳國火速班師回救,解了楚國一難。之后吳王記恨越國伐吳的事,所以率領(lǐng)大軍伐越。但是沒成想自己被勾踐射殺了,自此吳、越之間的矛盾愈發(fā)尖銳,新任吳王立誓伐越(吳由此怨越而不西伐楚)。吳越結(jié)仇最大的受益人就是楚國,首先楚國不用擔(dān)心吳國再伐楚,同時楚國還能坐山觀虎斗,如果越國戰(zhàn)勝了吳國,吳國會死同時越國必定會傷殘,到時候楚國就能坐收漁翁之利。
2.再談“伐吳九術(shù)”
吳越結(jié)仇之后吳王夫差夜以繼日的強軍、強國,而越國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以至于率先發(fā)起伐吳之戰(zhàn)。吳王發(fā)動傾國之力在夫椒地區(qū)重創(chuàng)越軍,越王勾踐被迫向吳王求和。之后越王就成了吳王的下人,在吳國伺候了吳王三年,這才被釋放回國。
越王回國之后采納了文種的“伐吳九術(shù)”,開始臥薪嘗膽,在這里我們要著重說一下文種的“伐吳九術(shù)”。
伐吳九術(shù):第一術(shù)、尊天地,事鬼神;第二術(shù)、重財幣,以遺其君;第三術(shù)、貴糴粟槁,以空其邦;第四術(shù)、遺之好美,以為勞其志;第五術(shù)、遺之巧匠,使起宮室高臺,盡其財,疲其力;第六術(shù)、遺其諛臣,使之易伐;第七術(shù)、疆其諫臣,使之自殺;第八術(shù)、邦家富而備器;第九術(shù)、堅厲甲兵,以承其弊。
縱觀“伐吳九術(shù)”其中心思想就是弱化敵人,強化自身。如果把吳國當成主要對象,那就是“伐吳九術(shù)”。如果把越國當成主要對象,那就是“伐越九術(shù)”。越國用這九術(shù)對付吳國,那楚國又何嘗不是用這九術(shù)對付越國?
越國用金錢購買吳國的糧食,以空其邦;楚國收越國保護費,以空其邦。
越國給吳國能工巧匠,消耗其國力;楚國給越國將軍,消耗其國力。
越國養(yǎng)精蓄銳,以承其弊;楚國同樣也是養(yǎng)精蓄銳,以承其弊。
中國有句古話“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把越國、吳國、楚國代入其中,就會變成越國滅吳,楚國在后。楚國扶持越國很有可能就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一石二鳥”之計,通過挑起吳越矛盾讓東南兩大敵人自相殘殺,然后坐收漁翁之利。
3.越國滅吳后國際關(guān)系劇烈變化導(dǎo)致文種成為政治的犧牲品
勾踐用“伐吳九術(shù)”迅速強大自己,弱化敵人。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勾踐起兵伐吳,史書記載發(fā)習(xí)流(罪人)二千人,教士(士兵)四萬人,君子六千人,諸御(軍官)千人,這四個兵種有三個兵種很好理解,唯獨君子六千這個兵種不好理解。這個君子在這里是指君王親近的人,但是在不同國家也有不同稱呼,吳國稱這種人為“賢良”、齊國稱這種人為“士”。什么國家稱這種人為君子?楚國!
史書曾記載楚沈尹戌帥都君子以濟師,沈尹戌是楚國高級將領(lǐng),這里的君子也是楚人。為什么楚人會出現(xiàn)在越國?
《吳越春秋》:籍楚之前鋒,以摧吳王之戈。意思就是越國借用楚國的兵力伐吳。雖然很多人對《吳越春秋》有一些偏見,認為這本書可信度不高,但是這句話很有可能是真的,因為有其他史書佐證。
《韓非子·說林下》:“越已勝吳,又索卒于荊(楚)而攻晉”越國在滅吳之后又想借楚國兵力攻打晉國,這個又字代表什么意思,想必不用我解釋了吧。越國在滅吳之前一定借過楚兵,越國不可能借楚兵攻打楚國,他只有可能借楚兵攻打吳國。
君子六千如果是越國人,那根本就沒必要寫明是君子,是士兵就列入教士中,是軍官就列入諸御中。不寫入士兵和諸御就恰恰證明了君子有極大可能不是越國人,結(jié)合楚國有養(yǎng)君子的習(xí)慣,外加上越國也有借兵的記載,我個人認為君子六千很有可能就是六千楚人。
越國滅吳之后楚國態(tài)度迅速變化,當時越國再次借兵攻打晉國。楚國高層直接說:“越國此舉并不是真心攻打晉國,而是做做樣子,讓我們以為越國并沒有什么大損傷。實際上他們已經(jīng)快殘廢了,我們應(yīng)該趁機瓜分越國的戰(zhàn)果(吳國土地)”之后楚國攻打越國,越王勾踐勃然大怒,試圖攻打楚國。文種出來說我們已經(jīng)殘廢了,所以別打了,干脆割地吧。于是越國割露山之陰五百里以賂之(楚國),經(jīng)過這一次割地越國醒悟了,楚越蜜月期一去不復(fù)返,接下來的日子就是楚越刀兵相向的日子。
之后勾踐開始清理內(nèi)奸,避免國內(nèi)機密泄露。什么人最有可能是內(nèi)奸?一般人根本接觸不到國內(nèi)機密消息,只有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才能做到。在這個時候楚人以及親楚人士就成了首要打擊對象,提前洞悉勾踐想法的范蠡早就跑了,而跑的晚的文種就成了國際關(guān)系惡化的犧牲品。在這里我想問一下,如果你是勾踐,你會忍住不殺文種嗎?我估計你都忍不住不殺他。一個可能是內(nèi)奸的人,你會放心的委以重任嗎?越國什么動態(tài)楚國都了如指掌,楚國比勾踐還熟悉越國幾斤幾兩,沒有內(nèi)奸通風(fēng)報信,你信嗎?當勾踐決心清理國內(nèi)親楚人士的時候文種只有兩種保命方法,一、跑路;二、與楚國劃清界限,積極反楚。但是文種都沒做,這就注定了他的命運。(ps:可能會有人認為這種行為是小肚雞腸,但我告訴你,這就是政治!統(tǒng)治者為了安穩(wěn)統(tǒng)治會不惜一切代價,這一條鐵律放之四海而皆準)
是時越已滅吳而不能正江、淮北,楚東侵,廣地至泗上。-《史記·卷四十》
左史倚相謂荊王曰:“夫越破吳,豪士死,銳卒盡,大甲傷。今又索卒以攻晉,示我不病也。不如起師與分吳?!鼻G王曰:“善?!币蚱饚煻鴱脑?。越王怒,將擊之。大夫種曰:“不可。吾豪士盡,大甲傷。我與戰(zhàn),必不克。不如賂之?!蹦烁盥渡街幬灏倮镆再T之。《韓非子·說林下》
4.為什么群眾被誤導(dǎo),認為文種死于“鳥盡弓藏”?
《史記》是司馬遷寫的,群眾因為《史記》的記載認為文種是死于“鳥盡弓藏”。但是鳥盡弓藏這件事在《左傳》、《國語》都沒有記載,可以說這件事純粹屬于司馬遷腦補的畫面,根本就沒有歷史依據(jù)。但是為什么司馬遷腦補的這么豐富?很簡單,漢初的時候上演了一幕屠殺功臣的歷史,劉邦和呂雉殘害功臣韓信。當時張良為了避難選擇辭官,這種行為和范蠡連夜跑路極為相似。
把角色對比一下,張良看(范蠡)出劉邦(勾踐)不是“共富貴”的人,所以提前辭官跑路。而韓信(文種)沒能看出來,最后落得個被殺死的結(jié)局。多么相似的畫面啊,看到這里你認為司馬遷寫鳥盡弓藏是說勾踐,還是借古諷今,諷刺劉邦?另外當時越國北有齊國,西有楚國,正是用人之際怎么可能會到“鳥盡”的地步?沒有鳥盡,何談弓藏?還有司馬遷對勾踐的評價十分高,司馬遷認為勾踐有大禹的影子(蓋有禹之遺烈焉),這一句評價就肯定了勾踐的能力和貢獻。勾踐雖然有一些弊病,但仍是一代霸主??吹竭@里,你還認為文種是死于“鳥盡弓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