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王翦 秦國還能不能統(tǒng)一?
幾度溫柔
戰(zhàn)國末期,秦國的統(tǒng)一,已然是歷史事實,秦國在十年之內(nèi),滅掉六國,自己一家獨大,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封建王朝,不得不說,那些滅掉六國的大將是勞苦功高。六國之中,有五個國家竟然都是王翦王賁父子帶兵滅掉的,可以說,王翦絕對是秦國統(tǒng)一之路上非常強大的助力。那么,如果沒有他們,秦國最終是否還能統(tǒng)一呢?
王翦,是戰(zhàn)國末期秦國人,更是秦國一位非常杰出的軍事家,他自幼喜好兵法,長大之后投身軍營,從最小的兵卒做起。那個時候他碰到的秦國將領是白起,白起很欣賞他的能力,將他推薦給了秦昭襄王,甚至還有將他作為自己的接班人的心思。由此可見,王翦的才能究竟到了一種什么樣的地步。他與后來的蒙恬不一樣,蒙恬是世代效忠秦國的蒙家后人,自幼就有很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教育環(huán)境,但他所有的一切,基本上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掙來的。
能夠掙到這些家業(yè),那么自己的后代自然也就又了非常好的學習機會。他的兒子王賁,和他一樣,都是秦始皇兼并六國的最大功臣。
王賁,王翦之子,身為戰(zhàn)國末期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的兒子,王賁自然也不會差到哪里去。他奪取楚國城池,滅魏國,滅燕國,之后消滅趙國的殘余勢力,又和李信一起滅齊國,可以說,王賁作為一個“將二代”,能夠擁有這樣的功績,比起其他很多人,都不知好了多少倍了。
父子二人都是秦國在滅六國的戰(zhàn)場上極其重要的力量,除了最先滅掉的韓國,其余五國都是被他們所滅。那么,我們做一個小小的假設,如果歷史上沒有王翦這個人,自然也就不會有王賁,在這種情況之下,秦國是不是還能夠統(tǒng)一天下呢?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可以說,就算沒有王翦王賁,秦國最終還是會成為統(tǒng)一天下的最后的贏家。為什么呢?
秦國能夠一統(tǒng)六國,原本就不是一個偶然事件。可以說,這是一盤很大的棋局,是一個跨越了幾代人的大計劃。秦國原本只是一個小國,但是在六百年的歷史中,先后進行了三次強國的變法,要知道,變法是非常殘酷的事情,一定會對原本擁有利益和權力的人有所損傷,甚至會對他們造成滅頂之災,他們是會起來反抗的,也許一兩個還不能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如果他們聯(lián)起手來合力抵制,那就真的是后果不堪設想了。這其中,最出名的莫過于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了。
商鞅的結(jié)局,很多人都知道,五馬分尸,車裂而死。想想都覺得可怕,在整個秦國歷史上是一個大功臣,但是卻落得如此凄慘的下場。但是又能怎么辦呢,如果秦孝公臨死之前下令把商鞅保護得好好的,那么,那些受變法影響失去原本的利益的人,他們就會更加抵觸變法,秦孝公活著的時候還能擋一擋,一旦死了,誰知道會發(fā)生什么?所以說,商鞅的死,商鞅這樣的死法,是必然的,只要秦國想要強大,想要一統(tǒng)天下。
后期的秦國君主,基本上每一代都在為著這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不得不說,秦國君主們的意志力真的是很強大,歷經(jīng)數(shù)代,百年的歷史,都能夠如此堅定。反觀其他國家,很多都是前期站上了高處,后面就越來越弱,最可笑的甚至還有楚懷王這樣的,先是被秦國張儀騙了一次,不僅損失了齊國這個朋友,而且說好的六百里地只拿到了六里,不服氣啊,出兵攻打秦國,結(jié)果還是被迫割地求和。但是,這一次之后,楚懷王居然又一次被騙,這一回,可是直接把自己的命都送出去了。
秦國變法使得國力強盛,尤其是軍功制度,使得士兵們斗志昂揚,各種水利工程修建起來,一點一點的積攢下來,到了秦始皇時期,統(tǒng)一天下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就算沒有王翦,還會有其他人,就算能力不如王翦,統(tǒng)一也只是時間問題,最終的趨勢,還是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