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為什么要滅曹爽三族?司馬懿滅曹爽有什么目的?
糖豆微咸
司馬懿一向被看做是老謀深算的代表人物,司馬家族最終能夠稱帝,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司馬懿活得足夠長,他的所有的對手,那些他沒有辦法下手的人,都一個一個的病死了,接下來,就到了他需要動手的時候了。曹爽是曹真的兒子,也是司馬懿奪取曹魏政權的一大障礙,既然是障礙,那么他自然需要想辦法將他除掉,于是就有了高平陵之變。但是在抓住曹爽之后,司馬懿卻令夷三族,一個都沒有放過,這又是為什么呢?
曹爽是曹操族子、魏國前大司馬曹真之子。239年,魏明帝曹睿死前先任命曹爽為大將軍,假節(jié)鉞,托孤于他,以孫禮為大將軍長史以輔佐曹爽。之后又托孤于太尉(負責評定全國武官的功績高下、以為升降的依據,以及皇帝的最高軍事顧問)司馬懿。當時才8歲的曹芳即位后,加曹爽、司馬懿侍中,假節(jié)鉞,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也就是說當時魏國權力最大的就是曹爽和司馬懿,而曹爽是魏國皇帝親族的代表。
本來雙方可以和平共處的,但新皇帝曹芳登基后才一個半月,就聽從曹爽之議,以司馬懿為太傅,以曹爽弟曹羲為中領軍,曹訓為武衛(wèi)將軍,曹彥為散騎常侍、侍講,其余諸弟皆以列侯侍從。徙吏部尚書盧毓為仆射,而以何晏代之,以鄧飏、丁謐為尚書,畢軌為司隸校尉,出孫禮為揚州刺史,以征東將軍滿寵為太尉。
讓司馬懿改任太傅,就是明顯地剝奪其軍權,曹爽弟曹羲擔任的中領軍就是禁軍總管,曹訓擔任的武衛(wèi)將軍負責都督中軍宿衛(wèi)禁兵。畢軌也是曹爽親信,他擔任的司隸校尉相當于現在的北京衛(wèi)戍區(qū)司令??梢?,曹爽其實是一人獨攬禁軍和首都周邊的軍權。不過此時曹魏的滿寵、蔣濟等老臣還在,另外中書省還有曹睿當政期間任命的中書令孫資、中書監(jiān)劉放掌權,他們當年支持托孤給曹爽和司馬懿,對兩人都有恩,所以曹芳即位后,他們的位置也很穩(wěn)。
在這些勢力存在時,司馬懿還不敢怎樣,而且241年、243年司馬懿還有兩次帶兵抵抗吳軍,所以朝廷對司馬懿是且防且用。不過滿寵于242年去世,244年曹爽伐蜀大敗,體現出其軍事能力有限。同時,曹爽黨羽丁謐、鄧飏等人經常輕易更改法度,讓而另一老臣太尉(滿寵死后他繼任太尉)蔣濟頗為不滿,所以蔣濟是有心讓曹爽下臺換人的,不過這也僅僅是讓他下臺而已,并無殺心。
不過司馬懿就不同了。他是一輩子被曹家懷疑的對象,有曹家人掌權一天,他就一天沒有出頭之日。到247年,司馬懿與大將軍曹爽有隙,始稱疾,不與政事。似乎平淡的248年其實曹魏有一件大事,那就是中書令孫資、中書監(jiān)劉放、司徒衛(wèi)臻在不到兩個月內遜位。
史書關于其遜位的原因是這么說的:孫資因大將軍曹爽專事,多變易舊章,嘆曰:“吾累世蒙寵,加以豫聞屬托,今縱不能匡弼時事,可以坐受素餐之祿耶?”遂固稱疾。衛(wèi)臻是因為拒絕大將軍曹爽引其入守尚書令,及為弟求婚而遜位的??梢姰敃r魏國中央權力機構的高層里已經對曹爽普遍不滿了。這樣,司馬懿一方又增加了一份支持力量。
于是,司馬懿出手了。249年農歷1月6日的高平陵事變中,喪失警惕的曹爽一派被司馬懿一鍋端。曹爽最終表示愿意免官回洛陽,尚求保命。司馬懿將其圈禁。四天后1月10日,即以其謀反之罪夷其及其黨羽三族。
司馬懿為何一定要滅曹爽三族?主要是因為司馬懿本次是政變,而且挾持了皇帝和太后,犯了皇家大忌,以后只要稍失權柄,就可能被人反攻倒算,那時自己甚至是要被夷九族的,所以要么不做,要做就得做徹底,即徹底奪取曹魏大權。
奪取曹魏大權的第一個障礙就是曹爽家族。曹爽的父親曹真人望頗高,而且是皇親,如果只滅曹爽,不排除皇帝又把曹真家族的另一個誰拉出來平衡司馬家,沒準以后這個人又要報復司馬家,所以要徹底滅掉曹真家族。當然,曹爽九族是滅不了的,因為算九族的話,皇帝也在里面。要殺光曹家,僅僅控制了京城的司馬家還沒這個膽子。
其次,曹爽當政已有十年,其父曹真當政時間更長。朝廷里面同情曹爽及其父曹真的勢力、或者受曹真家恩惠要報恩的人是殺不完的。曹爽雖然愚鈍,但曹爽的謀士和輔佐力量里面還是有能人的,比如其弟曹羲、其妹夫夏侯尚、謀士桓范。留著曹爽,這些人沒準哪天就把曹爽救出來,并且以曹爽為旗幟,聯(lián)合推翻司馬家。滅曹爽家族就是消滅曹真家族成為旗幟的可能。
此外,司馬懿還需要把自己變成曹魏唯一的選項。滅曹爽一族(嚴格說是曹真一族)就是消滅一個最大的其它選項。滅了他們還能證明自己是一個能成事的領導者,是最優(yōu)選項。
最后,司馬懿也需要滅這個魏國最大權臣全家以立威,震懾上至皇帝下至群臣的整個朝廷,使朝廷里有絲毫反抗意識的人都不再敢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