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用連理枝來比喻夫妻同心?
久伴星星
我們常常用到“連理枝”來說明夫妻之間的關(guān)系,這個詞也成為了一個專有名詞,好像它從誕生之日起就是這個意思。那么,我們有沒有思考過為什么用連理枝來表示夫妻同心?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連理枝背后有著什么樣的典故,它又是怎樣衍生出來這個意思的。
連理枝,兩棵樹枝干分不開、糾結(jié)在一起,比喻關(guān)系親密的恩愛夫妻?!斑B理枝”和比翼鳥常常連用,比翼鳥有時(shí)比喻形影不離的密友,然而連理枝特指恩愛夫妻,不指密友,為什么呢?
南北朝時(shí)代江總的《雜曲》中描寫,當(dāng)時(shí)的夫妻在衣袖上繡連理枝,寢具錦帶上繡鴛鴦:“合懽錦帶鴛鴦鳥,同心綺袖連理枝?!?/p>
連理枝的用法在漢代就已經(jīng)有。故事起源于戰(zhàn)國時(shí)代。《搜神記?卷十一》中的一則“相思樹”的故事,說到戰(zhàn)國時(shí)宋國舍人韓憑與妻子何氏兩人鶼鶼情深,但家庭卻遭到巨大的阻難。
當(dāng)時(shí)宋康王(?-前286年,或稱宋王偃,又稱宋獻(xiàn)王)奪走了美麗賢淑的何氏,并抓了韓憑,命他白日作勞役修筑城臺,到了晚上就把他囚禁起來。
韓憑妻密送韓憑一封家書,陳述心跡:“其雨霪霪,河大水深,日出當(dāng)心。”
這封信從韓的身上被送到康王面前,左右大臣都不解其中的意思。其中只有一臣子蘇賀揣度出來,對康王說:‘“其雨霪霪”表示愁思深深;“河大水深”就是阻隔往來;“日出當(dāng)心”表示心如太陽至死不移,可能不惜一死的意思。”
不久,韓憑自殺了。新城臺修好后,何氏就暗中腐壞了自己的衣服,隨康王登上高臺。說時(shí)遲那時(shí)快,何氏從高臺上跳下,左右隨侍伸手去攬人,衣服一抓就破,一點(diǎn)都不受力,人也墜樓死了。
何氏留有一封遺書在身上,請求康王賜她和韓憑的尸骨合葬。康王震怒不聽,讓人各自埋了兩人,兩冢相望。康王留下了話:“你們夫婦相愛不已,如果能使墳冢合在一起,我就不阻止了?!?/p>
翌日,在二冢之上竟然長出了兩棵大梓木,過了十天,樹大盈抱,兩棵樹俯身相就,根交于地下,樹枝交錯于上。樹上有一對鴛鴦,一直棲息在樹上,晨夕不去,兩鳥交頸悲鳴。宋人感哀這一對鳥,想起韓憑這一對夫妻,就把樹叫做“相思樹”。那時(shí)睢陽還有韓憑城,流唱著歌謠。
韓氏夫妻死也相思,魂魄化出相思樹連理枝,表現(xiàn)在后來漢代的墓葬文化中。從一些出土的漢墓中可以發(fā)現(xiàn)。出土的漢代畫像石、漢墓壁畫就有“連理木”,連理木上“連理枝”達(dá)到了枝枝交錯的程度,形成一種非常顯目的裝飾。
例如嘉祥武梁祠,這一座東漢晚期著名的家族祠堂,內(nèi)部裝飾有大量完整精美的古代畫像石,石上描繪了“連理木”,枝條兩兩雙勾,反復(fù)連綿不斷,思想無盡處啊!顯現(xiàn)了“連理枝”文化對后代的影響力很大。“連理枝”圖案也成為一種藝術(shù)裝飾形式,除了墓室壁畫、墳?zāi)巩嬒袷?,普遍用在服飾用品上?/p>
東漢嘉祥武梁祠畫像石上連理木,枝枝交錯纏繞,樹頂上有一對鳥。
北朝時(shí)代的人,把連理枝和鴛鴦鳥連結(jié)成一對,夫婦的臥具上繡鴛鴦、袖子上繡連理枝。江總的《雜曲》中描寫的就是這般情景:
合懽錦帶鴛鴦鳥,同心綺袖連理枝。
到了宋代,韓氏夫婦相思樹棲鴛鴦、連理木連理枝的故事還在傳唱,在詩詞中表現(xiàn)出來,像石孝友的這一首《鷓鴣天其九》:相思樹上雙棲翼,連理枝頭并蒂花。
到了清代文人還常引用定韓憑夫婦連理枝典故,像這闕陳瑚的《久別離》:
……繚繞千百尺,一尺一相思。精誠感天天不違,韓憑之妻化為連理枝。 自古至今,高深者心。天地有窮時(shí),此心無終極。
今天人們耳熟能詳?shù)摹斑B理枝”,生同心、死愿同穴的恩愛夫婦的典故,就是二千多年前流傳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