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土是什么?
懸疑情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里,那時候很多人都會挖野菜吃,野菜吃完了就吃草根樹皮,等到樹皮都被剝干凈了,就開始“吃土”,當然這種土不是一般的土,人們把這種吃的土叫做“觀音土”。下面一起看看觀音土是什么?
觀音土是什么
1、觀音土也叫觀音粉。一種白色黏土。舊時災民常以此充饑,吃后不能消化,多因而致死。
2、觀音土也稱高嶺土,又名膨土巖、斑脫石、甘土、皂土、陶土、白泥。觀音土富含硅、鋅、鎂、鋁等礦物質(zhì),是粘土礦物,其化學成分相當穩(wěn)定,被譽為“萬能石”。
3、觀音土在饑荒時期普遍被饑民當成食物充饑,吃下暫時解除饑餓感。但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吃了以后腹脹,難以大便,少量吃不致命;盡管不會餓肚子,但由于沒有營養(yǎng),人還是要死。
4、觀音土最早起源于傳說,據(jù)說古代的王屋山,當?shù)氐娜硕蓟剂艘环N疾病,惡心,嘔吐,食欲不振,方圓百里的郎中都拿此沒辦法,后來人們祈求上蒼,觀音菩薩將天壇上的土帶下,與面粉炒制,給病人服用,沒過幾天,病人紛紛好轉(zhuǎn),于是人們就將這個土稱為了觀音土。
關(guān)于觀音土是什么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就介紹到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