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變成蝙蝠過程是真的嗎 蝙蝠不是老鼠變的(純屬謠言)
知睿桑
大家都清楚此次疫情是因為蝙蝠攜帶病毒,而人類又恰巧吃了蝙蝠才造成的。據(jù)此,網(wǎng)上流傳,老鼠變成蝙蝠過程混淆人心,那么到底是否如此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說法有沒有可靠性。
蝙蝠與老鼠沒有關(guān)系
夏天的傍晚,在屋檐下或庭院里,我們常能看到在空中低飛的蝙蝠,一邊飛,一邊發(fā)出吱吱的叫聲。在過去,聽老人們說,蝙蝠是老鼠偷油吃以后變來的。還有人把蝙蝠當(dāng)作鳥類的一種。 那么,蝙蝠究竟是什么動物? 是老鼠變成的嗎?是鳥類嗎?
蝙蝠與老鼠大有不同
蝙蝠雖然會飛,但決計不是鳥科,蝙蝠具有哺乳動物的一切特征,也是胎生的,雖然蝙蝠會飛,但翅膀是依靠薄膜進行飛翔的,跟鳥兒的翅膀是有很大的區(qū)別的,蝙蝠是翼手目的哺乳類動物,也是唯一能夠真正做到飛翔的哺乳類動物,翼手目是蝙蝠獨步天下的科,跟老鼠所在的嚙齒類動物,是沒有一點關(guān)系的。
蝙蝠不是鳥類
老鼠變成蝙蝠過程既然是假的,那么蝙蝠是鳥類嗎?也不是,它與鳥也完全不同。鳥的喙是角質(zhì)的,嘴里沒有牙齒。鳥的消化道中,有消化谷物的嗉囊和砂囊,借助砂囊活動磨碎食物。而蝙蝠的嘴內(nèi),卻有細(xì)小的牙齒,它沒有嗉囊和砂囊。
民間把蝙蝠叫做檐老鼠
把蝙蝠叫作“檐老鼠”,講起來還是比較合理的。清代厲荃在《事物異名錄》里說:“蝙蝠棲屋檐隙中,又謂之檐鼠。”這是從蝙蝠的生活習(xí)性來說的。我親眼目睹過,夜晚,的確有蝙蝠倒掛在屋檐下棲息。好些方言詞典里收錄了這個詞,江西《黎川方言詞典》中就直接寫成“檐老鼠”。山河雖廣,對于這個名物,村里人的稱呼與國內(nèi)許多地方是一樣的。
我們要保護野生動物,從一些資料來看,蝙蝠是以蚊蟲等生物為食,因此對于人類來說是有益的。由此看來,關(guān)于老鼠變成蝙蝠過程只是謠言,在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飛速發(fā)達的時代,大家對于信息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