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科普 大樹底下好乘涼是什么原理
春荷
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字面上理解就是在有樹蔭的地方,會比較涼快。有的甚至比室內(nèi)還涼快!那么這是什么原來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下。
實測樹蔭下與樹蔭外的“冰火兩重天”
夏初的午后,綠樹成蔭的進香河路讓你對季節(jié)產(chǎn)生錯覺。一排排高大挺拔的水杉,成為天然的遮陽傘。驕陽透過水杉映在水泥路面上的斑駁光影,顯得道路安靜而優(yōu)美。中午1點,走進某路測試,太陽底下溫度達到了39.5℃高溫,而水杉樹下只有35.5℃。足足少了4℃,你可別小看了這4度,在高溫缺水的情況下,這4度很可能會要了你的命!
此外,我們還去了其他樹種的底下進行測試,一條栽種了雪松的街道。高大的雪松枝繁葉茂,涼風習習,樹下一些老人悠閑地下著棋。測得結(jié)果顯示高大喬木平均能降溫2.8℃。
專家揭秘“大樹底下好乘涼”原理
爾后,我們將測得的數(shù)據(jù)交給了市園林科研所的專家,專家告訴我們,綠化之所以能起到降溫作用,主要在于綠色植物能夠吸收并遮擋太陽輻射能,從而讓人們感到?jīng)鏊R环矫?,綠色植物借助于自身的光合作用將太陽輻射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另一方面利用植物的蒸騰作用,將水變?yōu)樗魵?,需要吸收周圍環(huán)境中的熱能。
不同樹種的降溫效果也不同
據(jù)了解,國內(nèi)某科研機構曾在氣溫超過35℃的環(huán)境下,對100個居住區(qū)內(nèi)的綠地進行過監(jiān)測,在與空白水泥地對照后發(fā)現(xiàn),綠地對邊緣1米外的水泥地路面降溫效果可達到1℃到3℃,其中高大喬木平均能降溫2.8℃,小喬木降溫2.0℃,灌木為1.4℃。
值得一提是,面對灼熱的陽光,不同樹種的降溫效果也不同。專門研究景觀樹種的老師告訴我們,不同的樹種,吸收熱量的能力也有很大差異。這與樹葉面積大小、枝葉的密度等有關。比如雪松,雖然葉片呈針狀,但簇擁在一起,高大的雪松,它靠葉片一層層將陽光“過濾”,樹下的人們自然能感受到明顯的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