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果杜鵑
惜真子
藍果杜鵑,學(xué)名:Rhododendron cyanocarp (Franch.) W. W. Smith
科名:杜鵑花科 Ericaceae
保護等級:Ⅲ
現(xiàn)狀:漸危種。因森林過度采伐,生境改變及砍伐作薪柴,植株日益減少,瀕臨滅絕。
保護措施:列為保護對象,加強管理,并大力引種栽培。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2-5米;樹皮淡褐色,光滑;小枝灰白色,無毛。葉革質(zhì),寬橢圓形至近圓形,長5-11厘米,寬4-7厘米,先端圓鈍,有短尖頭,基部圓形或微呈心形,兩面無毛或下面有疏柔毛,灰綠色;葉柄長1.5-3厘米,無毛。頂生傘形花序,有花4-10,花梗長1-1.5厘米,無毛;花萼杯狀,淺紅色,5裂,裂片不等大,長3-10毫米;花冠寬漏斗狀鐘形,長4-6厘米,白色至淺紅色,基部有5個深紫色蜜腺囊,5裂;雄蕊10,不等長,無毛;子房圓錐形,無毛,長7毫米。蒴果橢圓形,長1.5-2厘米,直徑約1厘米,無毛,粉藍色,有宿存花萼。 花期3-5月,果期10月。
喜常年寒冷濕潤,夏秋多雨,溫度不高,冬季較長,常為冰雪覆蓋的氣候類型;年降雨量3000mm,耐蔭蔽,耐瘠薄,常生于林下,林緣或山脊的暗棕壤中。
分布:云南大理點蒼山;四川木里
經(jīng)濟價值:花色鮮艷悅目,是著名的觀賞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