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rèn)識(shí)海菜花]海菜花知多少
墨雨軒
一、海菜花簡介
海菜花,漸危種。多年生水生草本,莖短縮,葉基生,沉水。分布于云南、貴州、廣西和海南部分地區(qū)海拔2700米以下的湖泊、池塘、溝渠和深水田中。沉水植物,可生長在4米的深水中,要求水體干凈,喜溫暖。一般花期5至10月,溫暖地區(qū)全年有花。國家3級(jí)重點(diǎn)保護(hù)植物。
二、海菜花的分布與生長習(xí)性
海菜花的分布:在云南,它主要生長在分布于滇西北的麗江、劍川、洱源、大理洱海和中南部東川、昆明滇池、江川、石屏等地,在四川西南部的布拖,貴州中部的貴定、平塘至西南部的安龍、威寧,廣西西部靖西、德保和海南省的文昌等地,也有分布。
海菜花生長習(xí)性:沉水植物,可生長在4米的深水中,要求水體清晰透明,喜溫暖。同株的葉片形狀、葉柄和花葶的長度因水的深度和水流急緩而有明顯的變異。一般花期5-10月,但在溫暖地區(qū)全年可見開花。為中國特有種。生于湖泊、池塘、溝渠及水田中。
三、海菜花的植物形態(tài)
海菜花的形態(tài):多年生水生草本,莖短縮。葉基生,沉水,葉形態(tài)大小變異很大,披針形、線狀長圓形、卵形或廣心形,先端鈍或漸尖,基部心形或垂耳形,全緣、波狀或具微鋸齒,葉脈5一條,弧形,下面脈上有時(shí)出現(xiàn)肉刺狀突起;葉柄隨水體深淺而異,生水田中的長5-20厘米,生湖泊中的長達(dá)3米?;▎涡?,雌雄異株,花草長短隨水深淺而異,圓柱形,光滑,佛焰苞具21棱,有時(shí)棱上和棱間具刺、雄株佛焰苞內(nèi)有雄花40-50,雌株含花2-1-,先后在水面開放,花后連同佛焰苞沉入水底;雄花:花梗長4-10厘米,綠白色,萼片3,綠白色至深綠色,披針形,長8-15毫米,背面中脈上有時(shí)具2-3個(gè)肉刺,花瓣3,白色,基部1/3黃色或全部黃色,倒心形,長1-3.5厘米,具5-7條縱褶,雄蕊(9-)12,黃色,(3-)4輪,內(nèi)層有退化雌蕊3,黃色,線形,中央附屬體球形,白色,具3槽;雌花:花萼、花瓣與雄花同,花柱3,橙黃色,分2叉,長約1.4厘米,退花雄蕊3,黃色,線形,子房三棱柱形,綠色。果褐色,三棱狀紡錘形,長約8厘米,棱上或棱間有肉刺或疣凸;種子多數(shù),先端有毛。。
四、海菜花的繁殖方法
海菜花一般以種子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