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人心果]人心果知多少
煒曦君
一、人心果簡介
人心果(Manilkara zapota),山欖科熱帶水果,為常綠喬木。
二、人心果的分布與生長習性
人心果的分布:中美洲、墨西哥及海南、廣東、福建、廣西、云南、臺灣島等地。
人心果生長習性:喜高溫和肥沃的砂質壤土,適應性較強,大樹在-2~-3℃仍能安全過冬,在肥力較低的粘質土壤也能正常生長發(fā)育。人心果在11~31℃都可正常開花結果,幼果在–1℃受凍害,大樹在–4.5℃易受凍害,–2.2℃受寒害,如作經(jīng)濟栽培,應在氣溫較高的地區(qū)發(fā)展。人心果要求水分充足,年降雨量在1300mm以上,生長較好,根系深,很耐旱,較耐貧瘠和鹽分,樹高,葉片較大,枝條脆,易折。
三、人心果的植物形態(tài)
人心果的形態(tài):喬木,高15-20米(栽培者常較矮,且常呈灌木狀),小枝茶褐色,具明顯的葉痕。葉互生,密聚于枝頂,革質,長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19厘米,寬2.5-4厘米,先端急尖或鈍,基部楔形,全緣或稀微波狀,兩面無毛,具光澤,中脈在上面凹入,下面很凸起,側脈纖細,多且相互平行,網(wǎng)脈極細密,兩面均不明顯;葉柄長1.5-3厘米?;?-2朵生于枝頂葉腋,長約1厘米;花梗長2-2.5厘米,密被黃褐色或銹色絨毛;花萼外輪3裂片長圓狀卵形,長6-7毫米,內輪3裂片卵形,略短,外面密被黃褐色絨毛,內面僅沿邊緣被絨毛;花冠白色,長約6-8毫米,冠管長約3.5-4.5毫米,花冠裂片卵形,長2.5-3.5毫米,先端具不規(guī)則的細齒,背部兩側具2枚等大的花瓣狀附屬物,其長約2.5-3.5毫米;能育雄蕊著生于冠管的喉部,花絲絲狀,長約1毫米,基部加粗,花藥長卵形,長約1毫米;退化雄蕊花瓣狀,長約4毫米;子房圓錐形,長約4毫米,密被黃褐色絨毛;花柱圓柱形,基部略加粗,長6-7毫米,徑1-1.5毫米。漿果紡錘形、卵形或球形,長4厘米以上,褐色,果肉黃褐色;種子扁?;ü?-9月。
四、人心果的繁殖方法
人心果在9~10月果實成熟時,剝去果肉取出種子陰干,留次年春播。壓條宜在春季氣溫回升至20℃以上時進行,在1~2年生枝條按3~4厘米寬度環(huán)剝,然后用以稻草漚制的肥土包扎,經(jīng)常保持土團濕潤,約2個月可形成新根。定植時需施足基肥。要注意防止介殼蟲。栽后4~5年可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