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啟動瀕危野生植物拯救(3)
曼寒子
無翼坡壘,學名:Hopea exalata Lin, Yang et Hsue
科名:龍腦香料 Dipterocarpaceae
保護等級:Ⅲ
現(xiàn)狀:漸危種。無翼坡壘是近年來發(fā)現(xiàn)的新種,為海南特產(chǎn)的稀有樹種。由于長期遭受人為破壞,大多數(shù)已淪為次生狀態(tài)。
保護措施:崖縣甘什嶺已劃為自然保護區(qū),應加強對無翅坡壘等殂稀瀕危植物的管護。建議有關單位開展引種馴化試驗。海南林科所樹木園已栽植1株,生長良好。
常綠喬木,高15米,胸徑50厘米;樹皮青灰褐色,具明顯環(huán)紋,內皮黃白色至黃褐色;小枝略呈"之"形,幼時密被灰黃色絨毛。葉互生,革質,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5-7.5(-17)厘米,寬1.5-3.5(-7.8)厘米,基部略圓,通常偏斜,稀微心形,基出脈5-6條,小脈結成網(wǎng)狀;葉柄長6-8毫米,幼時密被灰黃色絨毛。圓錐花序頂生或生于上部葉腋,長6-11厘米;萼片5,覆瓦狀排列;花瓣5,粉紅色,長約5毫米,頂部一側凹缺;雄蕊15,排成2輪,藥隔伸出成長約1.3毫米的絲狀附屬物;子房上位,卵圓形,3室,每室有2個胚珠。堅果卵圓形,長約13毫米,宿萼不擴大成翅?;ㄆ?月,果期5-6月。
無翼坡壘是熱帶季雨林的樹種之一。分布區(qū)年平均溫24.5℃,極端最高溫32.3℃,極端最低溫14.7℃,年平均積溫9254.5℃,年降雨量1880毫米。母巖為花崗斑巖,土壤為磚紅壤,pH值6.3。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表土薄,有機質少,地表沖刷強的粘壤土上也能茂盛生長。常與青皮、蝴蝶樹、海南紫荊木、細子龍、白茶樹、絨毛閉花木等混生。天然更新良好,幼苗能耐蔭蔽,忌強光直射,萌生力強。初期生長緩慢,10年后生長加快。
分布:僅分布于海南崖縣甘什嶺與羅蓬嶺一帶。生于海拔50-400米林中。
繁殖方式:5-6月果實成熟時呈黃褐色,要隨采隨播,否則種子極易喪失發(fā)芽力。種于透光度60{bf}左右的蔭棚下,每天淋水兩次,3-4天后開始發(fā)芽,7天左右發(fā)芽完畢。3個月后苗高10-12厘米即可上山定植造林。
經(jīng)濟價值: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