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榆
玉龍
醉翁榆 Ulmus gaussenii cheng
榆科 ULMACEAE
現(xiàn)狀:漸危種。又名毛榆、分布區(qū)狹窄,僅見于安徽山近10公頃的范圍之內(nèi),目前殘的大樹約30余株,多屬老齡植株、幼苗、幼樹多處于冠下或灌叢草之中,生長不良,干形彎曲,側(cè)枝橫生,或由于連年樵而長成叢生狀,有瀕于絕滅的危險。
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高25米,胸徑徑80厘米;樹皮黑褐色,縱裂;小枝深 褐色或暗灰色,密被柔毛,兩側(cè)常具較厚的木栓翅。葉互生,長圓狀倒卵形、橢圓形或倒卵形,長2.5-11厘米,寬1.8-5.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偏伴,寬楔形,邊緣常具單鋸齒,遇有重鋸齒,兩兩面密被短硬毛,上面粗糙,側(cè)脈8-12對;葉柄長4-8毫米,密被柔毛?;ㄏ热~開放,生去年生枝條葉腋,成簇生狀聚傘花序,具短梗,花鐘形,密被銹色毛。翅果圓形或近圓形。長2.2-2.7厘米,被柔毛,先端具封閉的缺,果核位于中部。
地理分布
僅分布于安徽滁縣醉翁附近,生于海拔100米以下的山麓落葉闊葉林中或溪 溝旁。
生態(tài)學和生物學特性
醉翁榆分布區(qū)皖東陵,夏季受太平洋東南季風影響,水、熱條件較好,但其北黃淮平原,地勢平坦,冬季易遇北方寒潮襲擊。年平均溫15.2,極端氏-23.8年平均降水量1045.4衷毫米,上對溫度-23.8{bf},上對溫度75{bf},無霜期215天,群落周圍厚層石灰?guī)r露頭 較多,土層深不一,局部地受坡積影響,土層深厚,有機南含量較多,結(jié)構(gòu)良好。土壤呈微酸性至 中性反應。為陽性樹種,主干挺拔,根系發(fā)達,常盤結(jié)于巖石隙縫中,多年長石灰?guī)r地和溪溝兩旁。常見伴生樹種有青檀 pterocelti tatarinowii MAXIM 樸樹celtis tetrandraubsp sinensis (pers)yctang栓皮櫟quercu bariabilisbi欒樹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化香platycarya strobiliacea sieb etzucc 銅錢樹paliurus hemleyamus rehd 黃檀dalbergia hupeana hance等。3月開花,4月下旬至5月上旬果熟。
保護價值
為我特圾樹種,對榆屬分類和種質(zhì)保存有一定意義。樹干通直,木材堅實,為江淮、淮北石灰?guī)r陵山地的優(yōu)良造林樹種。
保護措施
產(chǎn)地安徽山,已劃為風景保護區(qū),除加強對母樹保護以外,應積極促進天然更新,并做好采種、育苗和造林工作,擴大其分布范圍,華東各大植物園可以引種栽培。
栽培要點
種子壽命短,4-5月翅果成熟時及時采收,隨即播種。當年生苗木平均高50厘米,第二年出圃定值。幼樹的嫩葉常受銅綠金龜子(anomala cupreahope)及幼齡綠刺(parasa asinica ) 的危害,應及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