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秸稈變身為環(huán)保節(jié)能磚可蓋別墅
幼珊
秸稈是成熟農作物莖葉(穗)部分的總稱。通常指小麥、水稻、玉米、薯類、油料、棉花、甘蔗和其它農作物在收獲籽實后的剩余部分。
探訪京津后花園中的“秸稈別墅”
不用一磚一瓦蓋起二層小樓,零甲醛裝修材料透出淡淡藥香,太陽能發(fā)電自給自足,中水利用澆花灑院……
這并非停留在圖紙上的設計構想,而是實實在在的一座生態(tài)住宅。8月26日,科技日報記者走進了河北三河璞然生態(tài)園,探訪坐落在這里的“秸稈別墅”。
于付財、于富清是這座別墅的主人。原本經營石料建材的兄弟倆,2007年開始轉型,投資建設生態(tài)住房。2010年7月15日,于氏兄弟建造的國內首棟生態(tài)住宅正式竣工,隨后被聯合國工業(yè)發(fā)展組織授予“藍天獎”(全稱“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最具投資價值的十大領先技術藍天獎”)。如今,生態(tài)園里的“秸稈別墅”已有十余座。
除了屋頂布滿太陽能板,從外面看,這座米色外墻的小樓并無特別之處。
“蓋這房子,用的是秸稈?!比绻皇侵魅苏f破,誰也想不到這樣一座二層別墅竟真的不費一磚一瓦。
據介紹,“秸稈別墅”的墻體是將小麥、玉米等作物的秸稈粉碎加入化學成分壓制,做成固定規(guī)格的“秸稈磚”,“秸稈磚”通過栓接、卡接方式搭建起整棟別墅。
“別看這磚是秸稈做的,但它防火防水防腐隔熱,還能抗8.7級地震。”于富清解釋說,由于“秸稈磚”內部的特殊結構,房屋保溫性能將至少提高兩倍以上。此外,榫卯結構使主體房屋需要拆除遷移時,97%的部件可重復利用,或回收再生。別墅的另一個獨特之處是,采用地錨取代傳統(tǒng)住宅修筑的磚石地基,拆遷時,卸除房屋的鎖固螺絲,將設置在地下的地錨拔出后,所占土地三日內即可恢復耕作。
說到屋頂太陽能,于富清特別介紹,這套硅光板能跟隨陽光變化自動調整角度,最大限度采集利用光能。此外,整套房子通過太陽能系統(tǒng)、風能發(fā)電系統(tǒng)等協同利用,實現了電能、熱能、燃氣的自給自足。別墅的地下一層,設有水收集處理系統(tǒng),可以將雨水、生活廢水處理后循環(huán)利用。
走進別墅,室內“木色盎然”,不僅沒有刺鼻的甲醛味道,撲面而來的藥香讓人頓時神清氣爽。
“室內地面墻面用的是木材加工的下腳料加入聚氯乙烯合成的‘生態(tài)木’,真正的零甲醛?!庇诟磺褰榻B,此外墻內還添加了中草藥,能夠常年釋放溫馨自然的植物幽香,達到養(yǎng)生效果。
這樣的別墅一定價值不菲!集合了22項低碳環(huán)保技術的高端建筑,難免可望不可及。然而,主人算了這樣一筆賬卻讓人大跌眼鏡。
“秸稈別墅”的使用壽命超過70年,按100平米的建筑面積計算,售出價在40萬元左右,每年可節(jié)約能源總費用9000余元(包括用電、燃氣、采暖等),節(jié)約水費800元左右,減少垃圾和污水排放費用700元左右,節(jié)約綠化成本700元左右?!叭悠饋硪荒旯?jié)約1萬元以上,如果住上40年,蓋房花的錢就都省出來了?!庇诟磺逭f。
“農民要是都能住上這樣的房多好?!鞭r民出身的于氏兄弟倆,希望在新農村建設中,能蓋起更多這樣的“秸稈別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