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楠
春玲郎
閩楠,學(xué)名:Phoebe bournei(Hemsl.)Yang
科名:樟科 Lauraceae
保護等級:Ⅲ
現(xiàn)狀:漸危種。閩楠為名貴建筑用材,星散分布于中亞熱帶常樹綠闊葉林地帶。由于過度砍伐,和它所喜生的土壤肥沃、濕潤之地被墾為農(nóng)地,故植株日益減少。
保護措施:分布區(qū)內(nèi)已建立一些保護區(qū),如貴州梵凈山、湖南綏寧黃雙及大庸張家界、江西南部九連山、福建武夷山等,應(yīng)加強保護,并作為造林樹種,大量繁殖推廣。湖南沅陵、江西崇義和福建三明已營造人工林。
高大喬木,高達40米,胸徑可達1.5米;樹干端直,樹冠濃密;樹皮淡黃色,呈 片狀剝落;小枝有柔毛或近無毛;冬芽被灰褐色柔毛。葉革質(zhì),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7-13(-15)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漸窄或楔形,下面被短柔毛,脈上被長柔毛,中脈 在上面下凹,側(cè)脈10-14對,在下面凹起,網(wǎng)脈致密,在下面呈明顯的網(wǎng)格狀;葉柄長0.5-2厘米。圓錐花序生于新枝中下部葉腋,緊縮不開展,被毛,長3-7(-10)厘米;花小,黃色,花被裂片卵形,長約4毫米,兩面短毛;第1、2輪雄蕊花絲疏被柔毛,第3輪密被柔毛,腺體近無柄。果橢圓形或長圓形,長1.1-1.5厘米,直徑6-7毫米;宿存花被裂開緊貼,4-5月開花,10-11月果實成熟。
閩楠分布于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所在氣候溫暖濕潤,春季多雨,年平均濕17-21℃,1月平均溫5-11℃,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土壤為紅壤或黃壤。為耐陰性樹種,根系深,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長良好。閩楠在天然林中初期生長緩慢,60-70年生以后達生長旺盛期,在不過分蔭蔽的林分中,幼苗功樹常可見到,天然更新能力較強。
分布:分布于浙江南部云和、泰順,福建浦城、崇安、建陽、建甌、南平、順唱將樂、沙縣、尤溪、大田、永安、仙游、連城、龍巖、上杭,江西南豐、黎
川、石城、會昌、寧岡、安遠、尋烏、吉崗山、泰和,廣東北部英德、乳源,廣西資源、全州、龍勝、興安、臨桂、永福、大苗山、富川、田林、凌云、金秀、湖南縣、資興、永興、城步、綏寧、祁陽、雙牌、黔陽、它化、沅陵、古丈、永順、慈利、大庸,湖北西部咸豐、利川、興山,貴州東北部印江、江口和東南部三都、榕江、黎平、錦屏等縣。生于海撥200-10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中。
繁殖方式:應(yīng)從20年以上的優(yōu)良樹采種。種子失水后壽命很短,采摘果實宜立即洗凈陰干,濕沙貯藏或隨采隨播,忌堆積曝曬。幼苗出土后宜蓋蔭棚。由于生長緩慢,宜于密植。選用一年生苗幼切干造林時,可先在離地5-10厘米處切斷,保持完整根系,種植時切面應(yīng)與地平。萌后留苗1株。造林應(yīng)在陰天小雨時進行。種后應(yīng)注意幼林撫育,切忌打枝或損傷樹皮,并注意預(yù)防獸害。
經(jīng)濟價值:樹干高大通直,木材芳香耐久,紋理結(jié)構(gòu)美觀,為上等建筑,高級家具、雕刻工藝、造船等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