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大彗星風蘭
和正氏
大彗星風蘭(Angraecumsesquipedale)是蘭科大家族中極具個性的一員。
1862年,達爾文發(fā)現(xiàn)了原產(chǎn)于馬達加斯加的奇異物種——大彗星風蘭。這種植物似乎違背了生物進化法則,因為它細細的花距長達20cm。達爾文想,如此長的花距,傳粉者需要多長的喙才夠得著底部的花蜜?
他大膽推測應該有一種口器也是20cm的昆蟲為這種距長足達20cm的蘭花傳粉,但是當時無人相信。直到1903年,人們發(fā)現(xiàn)并觀察到為其傳粉的天蛾——非洲長喙天蛾(Xanthopanmorganiipraedicta),果然它的喙足有25厘米長,完全夠得著深藏在花距底部的花蜜,從而印證了達爾文的推測。
大彗星風蘭為何長著如此長的花距?
不同的昆蟲會有不同長度的口器,植物為了適應傳粉者,會長出一個特殊的結構-----花距,花蜜就儲存在其中。大彗星風蘭的花距很長,也只有非洲長喙天蛾能夠專門為其傳粉,二者之間是互惠互利的永久合作伙伴,并且是“一把鎖對應一把鑰匙”,比起廣撒網(wǎng),這種機制更加的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