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菜
玲玲君
珊瑚菜 GlehnialittoralisF.SchmidtexMiq.
傘形科 UMBELLIFERAE
現(xiàn)狀:漸危種。珊瑚菜又名北沙參,其根入藥,為中藥材。生于我國沿少地區(qū),尤以海濱沙灘上分布甚廣。近年來,隨著城市和港口建設(shè),需要大量用沙,因而生長珊瑚菜的水灘常被挖掘,生境遭到破壞,影響繁殖生長;加上藥農(nóng)連年挖根。因此資源逐漸減沙,分布面積越來越窄。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25厘米。主極細長,圓主開長可達70多厘米?;~具柄,葉柄長約10厘米,基聞寬鞘狀;葉片輪廊呈卵形或?qū)捜菭盥研?,長5-12厘米,三出式分或2回羽狀分裂,裂葉質(zhì)厚,卵圓鈍或漸尖,邊緣有粗鋸齒,上面有光澤。復傘形花序頂生,總梗長4-10厘米,密生白色或灰褐色絨毛;無總苞;傘輻10-14,不等長;小總苞片8-12枚,線狀披針形;花白色;萼齒5,細?。换ò?,卵狀披針形,先端內(nèi)折;雄蕊5,與花瓣互生,花藥帶紫褐色;花柱基扁圓錐形,花柱短。雙懸果圓球形或橢圓形,果棱木質(zhì)化,翅狀,有棕色毛"
地理分布
珊瑚菜頒上于亞洲東部沿海的海灣沙岸上,我國主要產(chǎn)遼東半島大連、金縣、長海、新金、復縣、莊河、蓋縣、錦西、興城、緩中,河北北戴河,山東半島威海、牟平、菜西、嶗山,江蘇北部連云港,浙江東南部舟山島、環(huán)壞、瑞安,福建東部連江、馬尾、長樂、海南文昌、萬寧和臺灣淡水、新竹、彰化等地的海濱沙灘。日本、朝鮮、蘇聯(lián)也有分布。
生態(tài)學和生物學特性
分布區(qū)受海洋性氣候的影響,冬春干旱(南界無明顯干旱),夏和多雨,年平均溫8-22℃,1月平均溫-5-13℃;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珊瑚菜喜溫暖濕潤,主根深入沙層,能抗寒,耐干埋;適宜在平坦的沿海沙灘或排水良好的沙土和沙質(zhì)土壤中生工,對肥力的要求不嚴,忌粘土和積水洼池;抗堿性強,為鹽堿土的指示的。常和大海鉆苔草CarexkobomugiOhwi.砂引草Messerschmidiasibiricasubsp.angutior(DC.)Kitag.Calytegiaoldanella(L.)R.Br.A.Gray葡工匐苦賣菜Vitextrifolavar.simplicifoliaCham.等植物混生,在沙灘上形成海濱植物群落?;ㄆ?-7月,果期6-8月。
保護價值
珊瑚菜廣泛用作鎮(zhèn)咳祛痰藥,并中食用,經(jīng)濟價值較大;對于海巖固沙和鹽堿土的改良也極為重要。在分類學上,有些學者,曾把本種產(chǎn)北美地區(qū)的單獨成立一種(即GlehnialeiocarpaE.Mathias)或把它作為地理亞種。對研究傘形科植物的系統(tǒng)發(fā)育,種群起源,以及東亞與北美植物區(qū)系,均有一定意義。
保護措施
為了持續(xù)利用和不致瀕危,建議近海地區(qū)的醫(yī)藥單位,有計劃采挖使用,并選擇有代表性地區(qū),建立單位項自然保護區(qū),開展引種栽培和繁殖試驗。
栽培要點
用種子繁殖。播種前須經(jīng)后熟。整地務須深翻,施足基肥、土地平整后,畦面做成中間高,四周低,以防積水。秋播約在11月左在,播種必須在冬季將濕潤的種子埋于室外土中,經(jīng)受低溫冷凍處理,使種胚發(fā)育成熟。出苗后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防治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