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用無性繁殖的方法繁殖蕨類植物
熙恩
除了正常的孢子生殖外,蕨類的根、根狀莖及葉,都能依靠產生的無性芽孢和頂端分生組織產生新植株,所以根據不同類型的蕨類植物應采取不同的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是蕨類無性繁殖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有橫走莖或叢生的種類。分株過程很簡單,將蕨挖出后用利器分成兩個或多個獨立的植株,每個小植株至少要有1個芽,并給母株留有足夠生長的根狀莖就行了。姬蕨的地下莖蔓延很快,可在早春到夏初出現新芽時將其分株。骨碎補科植物,根總是暴露在培養(yǎng)土表面,只需切取帶有足夠根系和新芽的部分,適當剪去老葉,栽于腐殖土中,很快就能長出新根和新葉。有氣生根的蕨如槲蕨,多成叢地附生在樹干或巖石上,根狀莖肥厚,能貯存水分,分株時要保證有足夠的根。對于叢生性或直立根莖的蕨如鱗毛蕨、蹄蓋蕨等,可用利刃一分為二,分別栽植。一些特殊的蕨如鹿角蕨,會在根上或根狀莖上長出小植株,可待其長出保護葉后,用刀在其最老的保護葉上切下小植株并帶部分基部蕨葉,用鐵絲固定在蛇木板或腐爛的木板上,保持高的濕度使其恢復生長。分株后的植株都需要精心養(yǎng)護,以利于長出新根。需將每個部分剪掉過大的根系及枯葉、葉柄及受傷部位后,栽于排水良好的基質上,并適當遮蔭,保持溫濕度,特別要保護好新的拳芽和未展開的小葉,在細心養(yǎng)護下很快就能恢復生長。
有些蕨有在葉子上產生小植株的能力,這種小植株稱為珠芽。在葉子頂端著生珠芽的種類有長生鐵角蕨、單芽狗脊蕨以及過山蕨等。過山蕨每株植物會有2~3個成熟的珠芽,如弓狀彈落到地面便形成小植株,小植株長大后又能長出小珠芽,不斷地繁衍就能越過小山梁,因此得名過山蕨。在葉脈上散生小植株的種類有多鱗耳蕨,可分段切下帶小植株的葉脈,植入沙和腐殖土(3:1)混合的土壤。胎生狗脊蕨和芽孢鐵角蕨等在葉面上著生珠芽。連在母體上的珠芽可以從母本植株獲得充分的水分和養(yǎng)料,一般待其長到一定大小時,最好是生根后,才從母體分離下來。此時繁殖成活率高,可栽于沙和泥炭土混和的基質中,不要埋得過深,盆上覆蓋玻璃板或塑料薄膜,以保持空氣濕度。也有人借助于一個鐵絲圈將母體的珠芽部分固定在土面上,使之自然長成小植株,最后再與母體分開,成為獨立的小植株。
與珠芽十分相似的是芽孢,這也是一種葉上的無性繁殖芽,是松葉蕨屬和附生的石松等蕨類所特有的。在配子體發(fā)育過程中產生一群小芽孢,當它們成熟后,就會隨著雨水擴散,著生于樹皮上或土壤中。
許多蕨類能在側枝上生長出類似根的匍匐莖,大多數的匍匐莖是地生的,腎蕨屬植物的匍匐莖是氣生的,往往懸于空中,只有落到地面接觸土壤時,才能長成小植株。匍匐莖會從母體向四周延伸,這時如再用土壤壓蓋,就會產生新的芽和根。剛長出的小植株需繼續(xù)從母株上吸取水分和營養(yǎng),所以不能急于將它與母株分離,要待其能夠自養(yǎng)獨立生存時,才能在接近母株的地方切斷匍匐莖,將小植株移到新的培養(yǎng)條件下。一般在春夏間移植成活率最高。
壓條對一些特殊的蕨是很好的方法。如對穗狀的石松及攀緣的蕨如海金沙等,將其生長部分用混合土壓蓋,芽眼處就會生根,待生長良好后分離即可。骨碎補科的一些種類地上部分有長的根狀莖,可用空中壓條方法。將濕潤的腐殖土和苔蘚用塑料薄膜包扎在莖干上,2~3個月后可以看到根開始生成,當根系布滿后,從主莖上剪下移植,就成為新植株了。對開蕨類植物也可采用壓條法繁殖,將靠近根莖的成熟的老葉片摘下,去掉死亡物質,置于消毒過的沙和泥炭土(3:1)的混合土壤中,栽植槽上面覆蓋玻璃或薄膜,在溫暖而遮蔭的條件下,1~2個月就會出現新芽,待其長出良好的根和葉時就可移于盆中。這種近似扦插的方法很有實用價值。
塊莖是地下根或匍匐莖膨大而成的變態(tài)結構,具有貯藏營養(yǎng)和再生功能。有塊莖的蕨很少,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腎蕨。塊莖一般都是擁擠地著生在根狀莖上的,腎蕨的塊莖為卵圓形或球形,直徑1~2厘米,幼時外皮有亮白色鱗毛,成熟后呈褐色,塊莖肉質,白色,充滿水分。腎蕨的塊莖著生在鐵絲狀的匍匐莖上,繁殖時可切取帶有一部分匍匐莖的塊莖移栽于疏松透水的土壤中,很快就能長成新植株。
蕨類植物的無性繁殖方法還有很多,如蓮座蕨屬的植物還可通過葉耳繁殖。石松屬的一些種可通過莖尖繁殖。用組織培養(yǎng)方法可對珍稀瀕危蕨類及產生不育孢子的雜交種進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