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桐
元緯
滇桐 CraigiayunnanensisW.W.SmithetW.E.Evans
椴樹科TILIACEAE
現(xiàn)狀:瀕危種。滇桐數(shù)量不多,分布狹窄,由于植被不斷受到破壞,又尚未采取有效保護措施,生存受到威脅。
形態(tài)特征
喬木,高6~11米;小枝粗壯,幼時被黃褐色星狀短柔毛,后變無毛。葉互生,紙質,廣卵形、橢圓形或橢圓狀卵形,長8~20厘米,寬4.5~11厘米,先端鈍急尖或急尖,基部圓形、近截形或淺心形,邊緣具小鋸齒,上面無毛或有稀鹛星狀短柔毛,下面被細微的星狀短柔毛,脈腋有簇生毛,側脈7~8對;葉柄長1.3~6.0厘米。聚傘狀圓錐花序腋生,長4~6厘米;花兩性,花梗長約5毫米,具節(jié),密被黃褐色星狀短柔毛;萼片5,肉質,卵狀披針形,長約7毫米;無花瓣;退化雄蕊10,每2個成對著生;子房卵圓形,5室,有5棱,密被黃褐色短柔毛,花柱5,離生。蒴果具5個薄紙質翅,長約3厘米,寬2.5~3厘米,頂端圓形,基部凹入,翅扁平,有二叉分枝的橫脈,寬1.0~1.5厘米,果柄長約1厘米;種子每室4~6粒,紡綞形,長約1厘米,熟黑色,光亮。
地理分布
星散分布云南西部瑞麗,東南部麻栗坡、西疇和廣西西部靖那坡,以及貴州南部獨山。生于海拔500~1000米以上的山地林中。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生態(tài)學和生物學特性
分布區(qū)受季風影響,干、濕季交替明顯,5~10月為雨季,11月至翌年4月為旱季,年降水量920~1800毫米,85%集中于雨季,冬春旱、多霧露,有霜,偶有冰凍,但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均較溫暖。土壤為黑色石灰?guī)r土或棕色石灰?guī)r土,PH值6.0~7.5。滇桐能適應石隙生境。主要生長在石灰?guī)r季節(jié)性雨要或半常綠季雨林中,為偶見種。花期7月。果期10~11月。
保護價值
滇桐屬Craigia只有兩種,其中滇桐主產(chǎn)我國,數(shù)量不多,又因本屬系統(tǒng)位置尚未肯定,有待進一步研究,很要必要加以保護。
保護措施
建議在云南西疇縣法斗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加以保護。其它產(chǎn)區(qū)也應嚴禁砍伐。同時加強生物學、生態(tài)學和繁殖栽培技術研究。在栽培條件下實行遷地保存。
栽培要點
用種子繁殖。于秋季采收種子,晾干、貯存第二年早春播種。苗慶宜選排水衣好的石灰?guī)r土或摻混石灰的砂質壤土。造林地應選在石灰?guī)r石山下坡,并避開內澇的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