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投江的故事 楚國被攻破后他在絕望之下投汨羅江自盡
德水殿下
說起屈原許多人就會想到端午節(jié),然后就會想到粽子,這個節(jié)日和習俗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流傳至今的。今天來和大家說說屈原投江的故事,他對祖國楚國有著極為深厚的感情,在秦軍攻破郢都之后,他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投汨羅江自盡。
屈原投投汨羅江的故事
說起屈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就是為了紀念他。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對自己的國家有著濃厚的感情,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影響極深。他是“楚辭”的創(chuàng)立者和代表作家,也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
許多人想到屈原除了他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外,還有就是屈原投江的故事,五月初五的端午節(jié)也是為了紀念他。在公元前278年,已經(jīng)六十二歲的屈原,在心情極度苦悶與絕望下,他在農歷五月初五的這一天,投汨羅江了斷了自己的生命。
關于屈原投江的原因說法很多,大多數(shù)人覺得他之所以投江,是因為在國都被攻破之后,他因為對楚國濃烈的感情投入江中以身殉國。因為他不想看到自己國家被人占領,所以選擇在都城被攻破后投江。也有人覺得,他投江的原因與他政治剛烈的原因有關。
屈原是一個有才華有抱負的人,他性感正直剛烈,擁有滿腔的抱負,卻因小人的陷害被君王遠離不得重用。想要政治的黑暗和衰敗的國家,他心情悲憤壓抑最終選擇了斷了自己。還有一個比較小眾的說法,就是說他是為了救楚頃襄王才投江的。
不管他投江的原因是怎樣的,他對后世的影響確實深遠的,特別是對后世詩歌的產生,影響非常大。據(jù)晉代《襄陽風俗記》記載,據(jù)說在屈原投江之后,每年的五月初五這天,他的妻子為了紀念他會向汨羅江中拋投食物,逐漸有了端午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