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種皮膚黝黑 但居然是白種人而非黑種人(2)
暮江吟
之后的三四千年里,北方的白種人,如白匈奴、貴霜人、突厥人以及突厥化的蒙古人相繼大規(guī)模南入印度,而黑種的土著人則不斷的南遷。現(xiàn)在,在印度的北方以及巴基斯坦,基本上是白種人的天下。只有在印度的東北部和尼泊爾,向來是蒙古人種的勢力范圍。
但是由于地理和氣候的原因,印度的白種人一般膚色較深,看上去倒和黑人的膚色差不多。但是劃分人種并不完全根據(jù)色,還有其他許多重要依據(jù)。印度人中占人口大多數(shù)的印地人體態(tài)征完全是白種人。印度社會中的種姓制度中,前三種種姓即婆羅門、剎帝力、吠舍一般為白種人,他們屬于征服者;而最后的一個種姓為守陀羅絕大多數(shù)為被征服者,是黑種人。
而在白人優(yōu)越論在19世紀盛行的時候,西歐人一度把阿拉伯人和猶太人排除在白種人之外,但是從來沒有把印度人排除在白人之外。歷史上有一段時期,日本人是不承認自己是黃種人的,因為在19世紀,歐洲有所謂的白人優(yōu)越論的說法,明治維新以后,日本脫亞入歐,逐漸崛起為近代資本主義強國,很不情愿承認自己是有色人種。但實際上,他們卻就是黃種人。
所以說,界定是不是白種人?并不是皮膚白不白,而是有很深的文化認同感和主觀性在里面。因為東亞人和印第人的文化和語言與西歐人的差別很大,所以即使有些民族的膚色比較白,但是并不認為是白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