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靠烽火傳訊能傳多遠?刮風下雨時怎么辦?
超越自己
古代沒有即時通訊設備,所以前線發(fā)生什么突發(fā)狀況,就只有靠烽火傳訊了。士兵們將烽火臺點燃,后方就知道前線可能出現(xiàn)危機,便能及時進行支援。不過烽火傳訊的有效距離究竟是多少呢?而且要是碰到刮大風、下大雨的天氣,烽火臺還能正常使用么?其實這些問題古人早就想到過了。這次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下,古代烽火臺的傳訊究竟是如何完成的,一起來看看吧。
眾所周知,漢朝的軍事實力極為強大,而在強大的軍事能力背后,其實是有一套發(fā)達的通信系統(tǒng)作為支撐。一般說來,漢軍通信一般是烽火通信和郵驛通信并用,不過很多人對如何使用烽火進行信息傳遞不甚了解,今天咱們就來詳細聊聊漢朝先進的烽火通信。
兩漢時期的烽火通信設施到底有多發(fā)達,從近年來的考古發(fā)現(xiàn)就可見一斑。在新疆、甘隴、內蒙地區(qū)的漢代長城故址一帶,考古學家們發(fā)現(xiàn)了眾多烽燧和亭障遺址,這些設施在漢朝北境分布長達兩萬余里,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北境城防。歷史學家翦伯贊曾說:“在漢代沿長城全線西至羅布泊沙漠,直達克魯庫特格山麓,皆列置堡壘烽燧,即漢書上所謂亭障?!?/p>
所謂“烽”“燧”,則是點燃易燃物發(fā)出亮光的通信標志。漢朝時,規(guī)定邊境五里設一燧(烽),十里一燉,三十里一堡壘,一百里一城寨,烽燧是漢軍眾多軍事設施中最基層的單位。一般來說,烽燧所在地往往是靠近水源、地勢較高便于瞭望的險要之地。
漢朝對于軍士利用烽火來通報敵情有著嚴格規(guī)定。“烽”是指在五丈多高的土臺上置一烽竿,端頭纏繞著易燃的紡織品,通體為醒目的白色。烽竿在平日放下,一旦遇有敵情則立即舉起點燃,這就是所謂的“烽”。通常情況下,漢軍還會在烽火臺旁堆放有積薪或狼煙。以現(xiàn)存漢簡所載,當時烽火信號的級別以敵軍人數(shù)劃分,一人或數(shù)人犯塞則焚一捆薪,舉起兩個烽火;如果是十人以上的敵軍進犯,除舉火燃放外,守臺兵卒還須將“烽”高高揚起,讓五里外的“烽臺”看見;假如是數(shù)百名敵人來犯,除焚薪外,還要舉三烽。
這些預先約定的信號,可以令漢軍迅速而準確地知道敵情,以便調集部隊進行作戰(zhàn)準備。除上述規(guī)定外,史料還記載了有關敵軍犯境的其他規(guī)定,如敵人入塞、舉放烽火之時,所有邊亭負責尉吏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全部到位,以便及時將入侵人數(shù)與犯境部位呈報至上級都尉府。若遇風雨交加、施放煙火失敗之時,邊亭則必須及時派遣快馬呈報上級,“亟傳檄告,人走馬馳”。若是敵情危急或敵寇已經(jīng)攻下烽火亭障,該亭不能按時舉火示警,相鄰亭臺則必須點火,依次通報其余烽火臺。
漢武帝時期,“帝國雙璧”衛(wèi)青、霍去病率軍抵御匈奴時,就曾以烽火作為進軍號令,在高效便捷的烽火傳遞下,晝夜之間漢軍就可將河西軍情信號傳至遼東,遠達數(shù)千里,令人咂舌稱奇。詩句“候騎至甘泉,烽火通長安”并非笑談,甘泉在今陜北,離漢都長安大約300公里,烽火通信迅速可達,可見當時軍事通信的效率極高。而邊境烽火警報對于屯駐官兵來說,無疑是至上軍令,漢軍“軍令如山”正體現(xiàn)于此。《史記·司馬相如傳》載,“邊郡之士,聞烽舉燧燔,皆攝弓而馳,荷兵而走,流汗相屬,唯恐居后。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痹跀城閲乐刂畷r,邊境將士們通常日夜不眠、披堅執(zhí)銳,隨時等候軍令下達。
當然,在漢軍廣泛運用烽火進行軍事通信時,朝廷也在大力發(fā)展郵驛,畢竟郵驛對于軍事通信也極為重要,二者常常相輔相成。一般來說,軍事驛站間的通信使者只能由戍卒擔任,而后者常常也是烽火兵卒的補充。當遇上陰雨大風天氣,烽火一時間不能盡數(shù)燃起時,邊亭就會派出飛騎或命人快步跑向其余烽臺傳遞情報,漢時所留《塞上烽火品約》提到的“匈奴人入塞,天大風或雨,烽火不燃者,亟傳檄告,人走馬馳以疾”,就形象地寫出了這一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