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聽說文曲星下凡 那文曲星有多少位?
幸福男神
在各種民間神話中,從天上投胎來到人間的,恐怕就是文曲星了,各種神話傳說當(dāng)中,但凡有天上的神仙下凡來到人間的,大多數(shù)都是文曲星,就好像天上有很多文曲星一樣。這個文曲星到底是個什么,為什么會經(jīng)常轉(zhuǎn)世投胎呢?人間有了這么多的文曲星,那天上還有多少文曲星呢?文曲星總共有多少位?
文曲星是掌管文才和功名利祿的星神。古人崇拜星辰,把許多星星都進(jìn)行了人格化,變成了神靈。關(guān)于文曲星是天上的哪顆星說法有二:第一,文曲星即為文昌宮(或稱“文昌六星”,人格化稱為“文昌帝君”);第二文曲星為北斗七星中的第四星。我個人贊同前一種觀點。
先來看文昌宮是什么?《史記·天官書》:“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彼^的“斗”,指的是北斗七星。此七星連起來的形狀似一把勺子,一般都把“勺斗”部分視為北斗七星的起始端,把“勺柄”視為尾端,同時“勺斗”又被稱為“魁”,“勺柄”被稱為“杓”。在北斗七星“魁”端前部有六顆星,排列起來像筐子或月牙,它們就是文昌六星。這六顆星,分別叫做“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司祿”,指的都是一些官職。所以文昌宮實際上就是主管官祿的星神。又因為在科舉制誕生后,官祿與文才掛鉤,所以文昌宮也就多了一個掌管文才的工作了。但歸根結(jié)底,古人祈求文才精進(jìn),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當(dāng)官。
文曲星和文昌星都掌管文才和官祿,又都是星神,表明他們就是同一個神靈。此外,文曲星若真的是北斗七星中的一顆星,那“文曲星”中的“曲”字何解?單獨一顆星是無法構(gòu)成一條曲線的,至少都要有三顆星。而將文昌六星的形狀正好是一條曲線。所以文曲星最初就是指文昌星,大概由于它和北斗星毗鄰,古人不小心弄錯了,把文曲星當(dāng)成北斗七星中的一星。
另外福祿壽三星中的祿星其實也是文昌六星(即文曲星)。有人認(rèn)為祿星專文昌六星中的第六星“司祿”,其實這是被它的名字騙了,“司祿”是“司空”的意思,僅僅代表一種官職,六星合起來才能全面的掌管官祿。
人格化的文曲星(或者說文昌六星,或者說祿星)身份有好幾種:第一種為唐代四川道士張仙(張遠(yuǎn)霄);第二種為晉代梓潼縣道士張亞子與蜀王張育合并而成;第三種為商朝時的比干。
因為文曲星掌管文才和官祿,所以許多文采斐然或身居高位的人都被喻為文曲星投胎轉(zhuǎn)世,如:宋朝的包拯、電視劇《新白蛇傳》中的許士林。雖然文曲星只有一個,但大不了多投胎幾次唄。
“文曲星”原本是一個星宿名,古代總稱北斗星中的斗魁六星為“文昌”。文昌六星分別叫做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和司祿。古代星相家將文昌六星解釋為主大貴的吉星,其中司祿星主人的貴賤爵賞,司命星主人的壽命長短,在民間十分流行。道教興起后,文昌星與道教的梓潼神逐漸合二為一,稱“文昌帝君”,也稱“梓潼帝君”,成為主管天下文運之神,又稱為“文曲星”“文星”。根據(jù)道教教義,各個地方都有一位守土之神,梓潼神就是四川梓潼一帶的守土之神,原名叫張亞子或惡子。
相傳他是晉代人,本來住在越嚮(x),為了替母親報仇,他遷到了四川梓潼,后來戰(zhàn)死,蜀人就為他立祠祭祀。唐代因皇帝姓李,與老子同姓,就推崇道教。據(jù)說在唐朝時,張亞子曾屢次顯靈,唐玄宗時期封他為“左丞相”,唐僖宗時又封他為“濟順王”。
宋代重視科舉取士,各地考生為了中舉,就祀禱神靈保佑,成為一種社會風(fēng)氣,其中就以梓潼神最為靈驗。據(jù)《鐵圍山叢談》記載:“士大夫過之,得風(fēng)雨送,必至宰相;進(jìn)士過之,得風(fēng)雨必至殿魁?!毕鄠魍醢彩r候曾從張亞子祠經(jīng)過,突然風(fēng)雨大作,后來他果然當(dāng)了宰相。宋、元的道士還假托梓潼神寫下《清河內(nèi)傳》,說梓潼神生于周初,經(jīng)過七十三化,在西晉末降生在四川成為張亞子,玉皇大帝命他掌文昌星神并主管人間祿籍。元仁宗時期,梓潼神又被皇帝加封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簡稱“文昌帝君”。從這時開始,文昌星神就與梓潼神合二為。明代學(xué)校里面都立有文昌祠,清代每年農(nóng)歷二月三日文昌帝君生日那天,都要由朝廷派官員前往祭祀。古代全國各地建有大量的文昌廟,奉祀文昌帝君。文人在讀書、科舉考試時都有供奉、跪拜文曲星的習(xí)俗。
《儒林外史》中稱中舉的士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如第三回:“如今癡心就想中起老爺來!這些中老爺?shù)亩际翘焐系奈那恰?”后世人們還從文曲星推衍出武曲星,如《封神演義》中把比干稱為文曲星,把竇榮稱為武曲星,都屬于北斗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