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城池中的甕城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需的作用嗎?
花蝴蝶
說到中國古代的城池了其實也還是有很多的故事可言的,因為這個東西也實在是復雜得很啊,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一件事情是其實在這些城池里面有一個地方叫“甕城”,那么這個東西到底是什么呢?對戰(zhàn)爭又有什么樣的特需作用呢?下面就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吧!
甕城主要是為了解決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城門關起來很費勁——所以進出城門的時候,如果敵人突然沖過來,我方還來不及把城門關上,那就完蛋了。
現(xiàn)在很多人用慣了自動門,對于特別大特別重的門都沒印象了。小學的時候,校門就是很大的鐵門,雖然門下面有輪子,但是很多生了銹,推起來特別費力。那個時候班級執(zhí)勤就要關校門,一個小朋友根本推不動,要四個男生一起推。當然小朋友人小力氣也小,但這個場景還是說明一些事情:以前的門,關起來是個體力活。
而且也是個技術活。以前的城門,為了防止被撞車,不光很厚重,背后還有橫木,有些還有鐵鎖。橫木要完整得插上去,可能也需要兩個人抬?,F(xiàn)在有時候去參觀古城,如果趕得早,正好遇上開門,整個門要開起來,也可以好一會兒。如果打仗的時候,關門要這么許多道手續(xù),那就可能有危險。為什么呢?敵人的先鋒可以強行沖過來,趕在城門合上之前,拼死擋住不讓你關上。然后鐵騎大軍再沖一沖,整座城就完蛋了。
也許有人要講,以前守城門的士兵,都受過訓練,關城門應該很熟練吧。即使關門的人很熟練,戰(zhàn)時,人員物資進出城門,往往速度會很慢。舉個例子,南朝侯景之亂的時候守臺城,梁軍被堵在城里。這樣下去早晚糧草都要吃完。怎么辦呢?有人就想組織一次主動出擊。想法是好的,但是沒打贏,沒打贏以后,大家就拼命要往回逃。逃一逃,自相踩踏不說,到了城門口亂作一團,后面的急著要回城,守城的人害怕敵人跟上來,想早一點關城門。這樣一來,無端增加了許多損失。
怎樣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就是甕城啦。
甕城可以有兩道甚至多道門,這樣大家進出城的速度就快了。進了城以后,也不能進入主城,因為還有一道門!只能先在甕城里等一等。等甕城的門關上,主城門再開,這樣就沒問題了。敵人跟進甕城了怎么辦呢?不要緊,甕城周圍都是城墻,安排好弓箭手,來一個射一個。所以說,有了甕城,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城門進出的問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