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已經(jīng)是太子了 為何還要奪取武則天的政權?
陽光的暖冬
太子作為皇帝指定的皇位繼承人,一般來說,只要是在皇帝死后,沒有出現(xiàn)什么意外情況的,都是下一任的皇帝。而且應該也沒幾個人有能力和皇帝作對,畢竟不可能人人都是李世民。但還是在唐朝,武則天晚年,李顯已經(jīng)被立為太子,武則天也沒幾年能活了,為何還要發(fā)動神龍政變,奪取武則天的政權?
1.神龍政變不是李顯主導的。
神龍政變看起來李顯是最大受益人,但并不是李顯策劃主導的政變。武則天雖然風燭殘年,但以其多疑專權的性格,是不可能給李顯主導發(fā)動政變的機會。
武則天晚年誰都不信任,只信任男寵張昌宗張易之兄弟,張氏兄弟權力的擴張引起了各方勢力的不滿,最終讓訴求各不相同的多種勢力共同聯(lián)合起來發(fā)動了政變。
武則天晚年,對未來的規(guī)劃是江山名義上還給李家,而讓武家人掌握實權。
圣歷元年(698年),李顯被流放地房陵被召回長安,立為太子。武則天正式放棄了讓武家人繼承皇位的想法,決定傳位自己兒子。
李顯也積極配合武則天尊崇武家人的想法,加強與武家人的聯(lián)系,將自己的女兒永泰公主嫁給了武承嗣的兒子武延基,安樂公主嫁給了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
武則天將李顯立為太子,但對這個兒子也非常疑忌。長安元年(701年),李顯的嫡長子李重潤和妹妹永泰公主因議論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出入宮廷被張家兄弟告發(fā),敏感的武則天立刻將李重潤、永泰公主及其丈夫武延基處死。
李重潤是李顯唯一的嫡子,永泰公主是李顯的嫡女。武延基在武家的地位也非常高,是武承嗣的嫡子,武承嗣死后繼承了武承嗣的魏王爵位。武則天要是考慮傳位武家的話,武承嗣是最可能的人選。
李重潤及永泰公主夫婦被殺,既可看出武則天對李顯的疑忌,也可以看出武則天對武家人必要的時候其實同樣毫不留情。站在武家人角度,則是對張家兄弟勢力擴張的不滿,武延基這么重要的武家人被殺,自然讓武家人對張家兄弟無比怨恨。
2.武則天對李顯疑忌到這種程度,李顯本人肯定沒機會擴張勢力策劃政變。
對于武家人,武則天其實同樣也不完全信任。張昌宗張易之這兩個完全依附武則天的男寵,成為武則天晚年最信任的人,甚至實際上幫武則天處理政務。
張昌宗張易之兄弟二人士族子弟出身,是唐高宗李治初期的宰相張行成的族孫。不同于市井出身無根基的武則天男寵薛懷義,張家兄弟在得到武則天寵信后有資本建立一股自己的勢力,并且不斷的擴張,影響到朝堂內(nèi)各個政治勢力的利益。
武延基之死,張家兄弟得罪了武家人。張家兄弟之后貶斥了太平公主的親信司禮丞高戩,又同太平公主勢同水火。太平公主很受武則天寵愛,丈夫是武家人武攸暨,具有李家人和武家人的雙重屬性。
神龍政變雖然是張柬之等五大臣發(fā)動的,但實際上也得到了武家人和太平公主的支持,和太平公主關系密切的相王李旦也是重要參與者。角色敏感的李顯實際所起的作用不大。
李顯繼位后的封賞中,除了五大臣以外,太平公主、相王李旦、武家人武三思、武攸暨都受到了封賞。
3.武家人同樣是參與政變的重要力量,所以五大臣無力在政變中逼武則天退位的同時清洗武家人,反而在之后的政治斗爭中失敗,下場悲慘。
神龍政變中,武則天可謂是眾叛親離才造成了政變的成功。單獨李顯及張柬之等五大臣并無能力發(fā)動政變。武則天雖然年老,但權術和政治平衡依舊做的不錯。但武則天沒有想到的是,男寵張家兄弟勢力太大,竟然讓武家人等勢力都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