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背叛誅九族 家人為何寧愿等死也不愿意逃跑呢?
男人味十足
中國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在中國的古代,可以說是世界上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但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就必須有著他非常嚴格的法律。對于那些違法的人更是不會輕易赦免,于是就出現(xiàn)了非常多可怕的刑罰。其中一個就是“誅九族。”不過在很多情況下,被下了誅九族的命令后,很多犯人的家人寧愿等死也不愿意跑,那么這是為什么呢?
族刑是我國古代非常殘酷的一種刑罰,即只要有一人犯罪,那么整個親族都要被誅滅,這就是民間所謂的“斬草除根”。最早開始用族刑的是商朝,因為商朝是以宗族血緣為紐帶建立起來的奴隸制王朝,盤庚在遷都時遭遇貴族抵制,就下令不從命者劓殄滅之,到春秋時的秦國,滅族正式被列入法典。九族具體指那些,主要有兩種說法,其中一種是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另一種說法則是父四族、母三族、妻二族。
不過實際上,在我國古代,滅族的案例還是不多的,除非是犯了篡取皇權(quán)失敗,才會受到這樣的重刑。而且有記錄的滅族事件,明清占據(jù)了大多數(shù),除了朱棣干了之外,朱元璋也干了幾次滅族的事情。而到了康熙時期,則把鰲拜進行了滅族,但是在唐宋時期,這樣的滅族案件相對較少。然而,當皇上下定決心要對某個大臣進行滅族時,他的那些親戚族人怎么一個個不逃跑呢?就那么心甘情愿的被殺頭。
例如,朱元璋時代發(fā)生的胡惟庸和藍玉兩起滅族案,一下子就砍掉了上萬人的腦袋。由此可以看出,這些人沒有一個逃跑,許多官家的女人也成了官妓,過著悲慘的生活。這讓我們現(xiàn)代人一直困惑不解。要知道,現(xiàn)在有些人,欠了幾十萬選擇逃跑,而古代的人,已經(jīng)把刀擱在脖子上,仍然找不到逃跑的機會,這真是匪夷所思了吧!
可是如果再仔細一想,古代人想要逃跑還真的十分困難,在交通方面古代肯定不像現(xiàn)在這樣發(fā)達,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屬于足不出戶的那種,遠門都很少出,趕集市可能就是他們所出過最遠的門了,再說對于外面的環(huán)境情況都一無所知,即便是被判處了族刑的話也沒有多人愿意出去逃亡的,這種逃亡其實也可以說是一個變相的流放,而在古代,流放之刑也是一種重刑,很多人跑到偏遠地區(qū),更多是慢慢的受到生活的折磨而死,所以這些族人自然就沒有逃跑的心思了,畢竟對自己也沒有多大的幫助。
況且,在古代,在古人的潛意識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因此在他們看來,無論跑到哪里,都會被抓住,所以在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的影響下,許多人根本就沒有逃跑的勇氣。加上古達人口的流動性很差,一旦一個地方來了陌生人,往往都會引起官府的注意,除此之外,古代對知情不報的人也會有相應的懲罰,所以“告密”也就成了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
而且古人常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種根深蒂固的等級思想已經(jīng)使得臣子百姓越來越有奴性。其實這些人心存僥幸的心里。在儒家文化占據(jù)主流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之后,人們往往對于弱者會抱有一定程度的同情心,并通過法律來表現(xiàn)出來。滅族時殺盡所有人的口號在執(zhí)行時會有一定程度的折扣。諸如不誅殺年紀過大或者年紀過小的人,對于女性通常不予以斬殺。殘疾人也是可以逃過殺身之禍。通常屬于這種情況的人很少有逃跑的,因為逃跑的話后果會更嚴重。
其實還有一個關鍵的點,大家都知道古代最快的通信工具就是馬匹了,不像現(xiàn)在一個電話就能通知到。往往那些犯罪者被抓判了滅族等刑罰,家里根本還不知道這么一個事情。而辦案的那些官員在面對這些重案時,都是以最快的速度去處理,基本都是不經(jīng)審判就地正法,生怕行動慢了連累了自己!有鑒于此,逃與不逃結(jié)局差不多,留下來的話,還有可能活下來。要么就干脆受一刀,來的痛快!同時還贏得了忠君的美名。那么,做出什么樣的選擇就顯而易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