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古墓挖出仙藥 仙藥到底是什么?
綠妒輕裙
很多人都知道,在我國古代,有很多皇帝都希望自己能夠長生不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秦始皇,漢武帝。秦始皇派出徐福去尋找長生不死藥,結(jié)果徐福一去不回,而漢武帝也是經(jīng)常吃一些所謂的不死藥,畢竟自己所擁有的這些江山,作為皇帝當然沒有人想要丟棄。而就在去年,考古學家在一座西漢古墓里面就發(fā)現(xiàn)了有“仙藥”,那這“仙藥”的成分究竟是什么,古人眼中的仙藥到底是什么做的?
古人自古便追求長生之術,因此一直有尋“仙藥”的說法,這在許多古籍中也都有記載,但一直沒有被證明,而在最近,我國考古學家就從一座西漢古墓中,確認了古籍中“仙藥”的存在,并且一時沒忍住,打開了它,古籍中的記載成了現(xiàn)實。
根據(jù)相關媒體報道,這是在洛陽的一座西漢古墓中出土的,當時被裝在青銅器內(nèi),顏色看起來呈現(xiàn)出金黃色,起先考古學家還以為這是古代的一種酒,而在古墓中出土酒是常有的事,但是在經(jīng)過對液體進行取樣檢測后,這居然是一瓶保存了2000年的”仙藥“。
據(jù)洛陽市考古研究員介紹,這是一座距今大約2000多年的西漢古墓,這是一座西漢空心磚券大墓,當時是在洛陽鬧市區(qū)施工時被發(fā)現(xiàn)的,當時發(fā)現(xiàn)這瓶液體的時候,考古人員就有預感這不是普通的”液體“,所以一時沒忍住,就打開了它,隨即就將其送到了北京做詳細鑒定。
根據(jù)鑒定結(jié)果,這瓶藥水的主要成分為硝石和明礬,而在中國西漢古籍《三十六水法》中也有記載,古人會使用硝石和明礬石來制作藥物,并且認為飲用它就可以成仙,這也是我國第一次在陵墓中出土實物,此墓的主人可能是一個縣令或者郡守。
古人其他的“仙藥”
我們知道,長生不老是古代權貴孜孜不倦的追求,在古代“仙藥”比比皆是,而排名第一的絕對是五石散了。那么為什么五石散會被稱為“仙藥”?古代排名第一的“仙藥”五石散是什么成分?中毒太深雖說是仙藥,不過五石散可不是吃了就能我欲成仙快樂齊天的良藥,而是一味治療傷寒的方子,也就是治感冒的。五石散是我國古代名醫(yī)張仲景發(fā)明的,因為是由石鐘乳、紫石英、白石英、礜石、赤石脂五味石藥成分合成的,因此被稱為五石散。
這副方子本是治療傷寒病人的,因為副作用太大,食用后的病人會感到渾身燥熱,需要不斷運動來散熱,可怕的是,如果藥性難以散發(fā),病人可能會五毒攻心而死。換句話說,五石散是用來治療傷寒的中藥藥方,但是五石散絕對不是良藥一副。需要依靠五石散治療的病人一定要嚴格按照醫(yī)生囑咐,否則會發(fā)生殘疾等不良反應甚至致命。五石散自研制以來就一直用以醫(yī)用,直到魏晉南北朝廣為流傳,作為“仙藥”,這就要說到魏時的古人何晏。
何晏以好色聞名,偶然一次服用了五石散后覺得神清氣爽,力大無窮,何晏因此吃上了癮,長期服用后發(fā)現(xiàn)皮膚變的白皙了,五石散價格不菲,貴族見狀,紛紛效仿,吸食五石散一時成了時髦的事,就這樣持續(xù)了幾百年直到唐朝名醫(yī)孫思邈發(fā)現(xiàn)五石散的弊端,他認為張仲景方子中礜石這一味藥吃多了會使人產(chǎn)生慢性中毒的癥狀,于是將礜石一方改為了無毒的石硫磺。
要知道在魏晉南北朝因為食用五石散中毒而死的人比比皆是,而到了唐朝人們使用孫思邈的方子后死的人數(shù)確實少了,不過迷戀五石散的人卻越來越多,你問小編這些人為什么明知有毒還要吸食?小編只能說:因為中毒太深。這類能產(chǎn)生耐藥性的藥物只要沾染上就很難戒掉,而且它們的隱形危害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它不僅侵害我們的身體,還腐蝕我們的心靈,各位小伙伴們,千萬要潔身自好,珍愛生命,遠離這類邪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