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就任民國大總統(tǒng)之后全國擁有多少兵力?
痛慯
經(jīng)過了多年的苦心經(jīng)營,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羞羞答答地在清庭與南方革命黨之間討價還價,終于是如愿以償?shù)脑诒本┚腿瘟酥腥A民國的臨時大總統(tǒng)。我們都知道,袁世凱早年是以小站練兵起家的,所以一上臺首要做的就是抓軍隊。那么當他當上臨時大總統(tǒng)之后,全國兵力是怎樣的呢?
據(jù)《北洋陸軍史料(1912-1916)》記載,當時全國約為30多個師及50多個旅,含地方巡防營等地方部隊,一共大約有120萬兵力。
這其中袁世凱的北洋嫡系部隊以及依附于袁的(如張勛的辮子軍)部隊占了一半以上,主要根據(jù)地在江北的直、皖、魯?shù)鹊貐^(qū)。
其實袁世凱有生之年都沒有完成全國的統(tǒng)一,此進南方的革命勢力還擁有10多萬軍隊,以及七八個省的地盤。
袁世凱一向?qū)④娛聦嵙ψ鳛檎味窢幍暮蠖?,一上臺便調(diào)整軍事機構(gòu),安插親信,以達到掌握和控制軍隊的目的。
從另一方面來說,開啟了一個“所謂民選,實為兵選”的“民主”政治新時代。
1912年9月15日,袁世凱對陸軍編制進行了大調(diào)整,“改鎮(zhèn)為師”,即將原來的鎮(zhèn)(長官稱統(tǒng)制)、協(xié)(協(xié)統(tǒng))、標(標統(tǒng))、巡防營(管帶)、隊(隊官)、排、棚,改為師、旅、團、營、連、排、班,隨后公布的《陸軍平時編制條例》規(guī)定:陸軍一師由步兵兩旅,騎、炮兵各一團、及工、輜兵各一營組成;步兵每旅轄二團,每團轄三營(每營四個連)并加一個機關(guān)槍連。
騎兵團分甲乙兩種,甲種團轄四連,乙種團轄三連;炮兵團轄三營,每營轄三連,每連有大炮六尊。
整編后由原北洋軍九個鎮(zhèn)及清禁衛(wèi)軍(改編為第十六師)、江北陸軍十三協(xié)等編成共十二個師。
除這十二個師外,湖北、浙江、江蘇的地方部隊也在北洋系的控制之下,其它如定武軍、安武軍、毅軍都未在上述編制之內(nèi),但由北洋旁系張勛、倪嗣沖、姜桂題等人統(tǒng)領(lǐng)。
根據(jù)陸軍部的統(tǒng)計資料,整編后在冊的全國軍隊數(shù)量約為96萬人(安徽、江蘇等省份都有兵員的裁減)。
其中直隸最多,為101464人,熱河最少,為5955人。
從此,師長成為掌軍的實權(quán)職位,如果連師長(或統(tǒng)制)都沒當過,那成為北洋時期呼風(fēng)喚雨的“大帥”啊什么的機遇基本為零了。
1915年,袁世凱通過讓各省將軍來京“述職”的方式,試探他們對帝制的看法,其中就包括兩個師長:27師師長張作霖和第2師師長王占元,這兩位自然是師長里的佼佼者。
吳佩孚當年駐軍衡陽,和南方暗通款曲,通電主和,氣吞南北,不僅令段祺瑞的北京政府無可奈何,就是直系首領(lǐng)馮國璋、曹錕,也不得不被牽著鼻子走。
為什么,吳雖說只是一個小小師長,但軍紀嚴整,戰(zhàn)斗力強,又是在南北雙方作戰(zhàn)的前沿,實在是不容小覷。
因此在整個北洋時期,很多軍閥做了省長、督軍甚至更大的官兒,但仍舊兼某主力師師長,實在是因為對軍隊的掌控,關(guān)乎自己身家性命。
試問哪一個軍閥,不是愛兵如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