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罐墳是什么?瓦罐墳是如何而來的?
時光的憂傷
在我國從古至今的文化當中,有著百善孝為先的傳統(tǒng),孝是中國民族文化傳統(tǒng)中的美德。在我國的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當中,“孝”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孝道文化在我國一直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古代,“舉孝廉”甚至已經(jīng)成為選拔人才的手段。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已經(jīng)成為了當代人的普遍觀念,可是在古代生產(chǎn)力低下的階段似乎不是這樣的。相傳秦朝有這樣的律條,叫六十還甲,或者花甲葬,規(guī)定如果家里有老人,老人六十歲還沒去世,就必須丟到山上,讓其自生自滅。真假與否現(xiàn)已無法考證,此種法令目前為止只見于某些野史、雜書中,翻開二十四史,我們再找不到關(guān)于這種法令的任何記載!
“野史”中的“瓦罐墳”
唐朝韓鄂所作《歲華紀麗》提到,說在云南的某些地方,流行“瓦罐墳”的風俗。地下挖出墓穴,四周砌青磚,頂部用磚發(fā)券,留一出入口,形似瓦罐,故此得名。
當父母年滿60歲,子女就會把父母背到附近的山上,挖一個類似于瓦罐的洞,將其父母放進洞中,家中子女每日都會前來送飯,飯后加砌一塊磚,日復一日,那磚越砌越高,直至將墳封閉,老人將不復得出。
孝順的子女在送飯的時候,還會跟老人聊聊天,嘮嘮家 常,幾天才加一塊磚。而不孝順的,則是把飯往里一扔,急不可待地加磚了。
清朝夜明珠編著的《閱世編》記載了宋仁宗下旨,廢除瓦罐墳習俗。
傳說到了宋代,開封府附近出現(xiàn)了一個怪物,經(jīng)常半夜出來害人。百姓們不堪其擾。宋仁宗想找人收了這妖怪,便將此事交給了包拯。包拯在外尋找半月有余,終于在一瓦罐墳中找到一個認識此妖的老人。在老人的指導下,包拯收了那妖。于是包拯是上奏宋仁宗,勸說到:老人家雖然不能勞動,但他們的經(jīng)驗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希望宋仁宗下旨,廢除瓦罐墳習俗。
真假難辨
在崇尚儒學的古代社會,孝道是基本規(guī)范之一。將年邁的父母丟棄,任期自身自滅,這很明顯不符合當時社會道德和儒家精神。因此很多史學界的大家并不認同“瓦罐墳”的存在,其中顧頡剛先生明確反對,理由有三:其一,古達生產(chǎn)力低下,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差,一般人很難活到60歲“高齡”,其次丟棄父母并不符合當時標榜“仁愛”的儒家主流思想,其三,就現(xiàn)有的古籍資料來看,“瓦罐墳”只見于某些野史、雜書中,翻開正史,找不到關(guān)于這習俗的任何記載!
與之相反據(jù)胡適先生則認為,此習俗可能早在秦始皇時期就有了。由于當時的生產(chǎn)力十分落后,很多人壓根就吃不飽!而那些年紀大的,因為失去了工作生產(chǎn)的能力,所以變成了所謂的“吃白飯的”!為了節(jié)約糧食,瓦罐墳習俗便應運而生了。
除此之外,自2000年以來,在川、陜、鄂、豫交界的漢水流域中游及其支流發(fā)現(xiàn)了大批古代“寄死窯”。這些被發(fā)現(xiàn)的古代“寄死窯”窯洞形狀規(guī)整,隱約留有人工痕跡,口開鑿得方方正正,洞內(nèi)平平整整,里面剛好可容一人,可以躺下也可以蹲著。跟野史里記載的瓦缸墓十分的相似。
這不僅印證了民間喪葬習俗有一個歷史的演變過程,也為廣泛流傳于亞洲國家的“變棄老為敬老”的類型故事找到了一個依據(jù)。
來源
古代社會生產(chǎn)力比較低下,棄老棄病可能并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但是不管怎么樣,把自己的親生父母活埋,聽上去就是一件違背人倫和道德的事情。這與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價值觀相違背,自然無法孕育出如此奇葩的喪葬習俗。關(guān)于“瓦罐墳”的來源有2個版本,供大家參考。
1、倭國說
韓鄂(就是上文中的那個)認為此種風俗是從倭國(即日本)傳過來的。唐朝時期,曾有大量的日本遣唐使來華,這是不爭的事實,加之日本當時遠比我們落后,所以他們有此風俗,似乎說得通。日本電影《楢山節(jié)考》,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楢山節(jié)考》是今村昌平執(zhí)導,緒形拳、坂本澄子、秋竹城等主演的劇情電影,于1983年4月29日在日本上映。講述了日本古代信州一個貧苦的山村中,由于糧食長期短缺,老人一到了70歲,就要被子女背到山中等死,以供奉山神的故事。
2、游牧民族說
在中國古代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中,匈奴人就有這個習俗。他們沒有接受中原文化的熏陶,而且逐水草而居,天蒼蒼野茫茫,沒有固定的住所和墓地。人到60歲后,家里人就會將他丟在野外去喂狼. 這在整個匈奴社會里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在民族大融合之后,這種方式逐漸消失了。
百善孝為先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我們應該把我們優(yōu)秀的孝道文化世世代代的傳承發(fā)揚下去。今天我們對待老人的方式就是我們將來的待遇,不尊重老人就是不尊重自己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