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窮人如何過冬?古人過冬有什么辦法?
蘩花渃幕
冬天這個季節(jié),可以說是非常難熬的了,空調(diào)也不可能隨時都帶著,還要穿上厚厚的冬衣,冷的時候手腳冰涼是感覺非常難受。不過現(xiàn)在的條件肯定還是比古代要好很多了,古人取暖又是靠什么辦法呢?我們經(jīng)常在電視劇里面看到,古代皇宮取暖都會有炭火,或者湯婆子,但是這些東西都是富人們才有的,那么窮人們過冬有什么辦法呢?
1.古代富人如何過冬
在古代最常用的是火盆或者火爐取暖,這也是最經(jīng)濟,最直接的取暖方式,上到皇親國戚,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喜歡。在明清時代,這種取暖方式很常見,尤其是處在深宮之中的皇室貴族。
大家都知道紫禁城的建筑都是非常高大的,那些高大的建筑在冬天的時候會讓人覺得非常的冷,尤其是太和殿,冬天的時候屋里面甚至是要比外面還要冷,這個時候,火盆就起到作用了,由于太和殿非常大,不用擔心失火的問題,所以可以用火盆來取暖,而且這也是最經(jīng)濟,效果最好的辦法。所以像太和殿這樣的建筑就經(jīng)常采用火盆取暖。
其實在皇宮有一座建筑叫做暖閣,這是皇帝專用的過冬的住所。在暖閣的地下有一個專門供暖用的管道,在里面可以放一些燒紅的木炭,這樣暖氣就會通到暖閣里面。
古代皇宮還有一個專門供應(yīng)木炭的機構(gòu),叫做惜薪司,專門負責皇宮內(nèi)木炭的供應(yīng)以及使用。在冬天木炭的消耗量是非常巨大的,據(jù)《宛署雜記》記載,在明朝萬歷年間,一次殿試就消耗了大約一千斤的木炭,可見平時皇宮的木炭消耗量該是多么巨大。
還有一種取暖方式是清朝皇室最愛的,那就是毛皮取暖,由于清朝皇室原屬于遼東地區(qū)的滿族人,那里一到冬天就是非常的寒冷,由于毛皮具有保暖的效果,于是它就成了皇室貴族的最愛了,皮毛制品在清朝皇室貴族之間非常流行,每年皇室都要為采購毛皮制品而支出巨額的錢財。
以上都是一些簡單的取暖方式,最無恥的取暖方式還得是唐朝皇室發(fā)明的“暖手”,所謂的暖手就是將自己冰冷的手放在妙齡少女的身體上取暖,不僅如此,他們還有發(fā)明了一個更高級額取暖方式,叫做“圍妓”,所謂的圍妓就是讓一群少女圍住自己,讓她們用自己的身體來取暖。如此取暖,可見當時的皇室多么奢侈。
其實古人對于保暖的追求并不比現(xiàn)代人差,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了,最舒服的還是我們的空調(diào)房。
2.古代窮人如何過冬
煤進入日常生活,始見于北宋的東京汴梁,當時稱為“石炭”。不過,底層民眾是用不起的。
北宋政府喜好“煤炭專賣”政策,對煤炭資源實施管控,由政府統(tǒng)一售賣。比如,宋徽宗時,“官賣石炭增二十余場”,朝廷大獲其利。這種專賣政策,往往導致煤價高昂,民眾無法在冬天購煤取暖。
木炭價格昂貴,煤炭又在政府的管控當中,于是乎,北宋開封城的冬天,對普通民眾而言始終是寒冷刺骨。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冬天,開封城“民間乏炭,其價甚貴,每秤可及二百文”(“秤”是當時的一種計量單位,十五斤為一秤??晒﹨⒖嫉囊粋€物價標準:大中祥符元年,北宋襄、許、荊南、夔、峽等地的麥子是12文一斗,大米是30文一斗),眼見民眾實在熬不下去,政府“出炭四十萬”,將自己控制的部分木炭拿出來,半價投放到市場上,民眾蜂擁搶購,結(jié)果發(fā)生了“有踐死者”(踩踏至死)的慘事。宋仁宗嘉祐四年冬天,“陰寒雨雪”,薪炭、食物價格倍增,據(jù)歐陽修的奏折,當時開封城內(nèi)“寒凍之人,死損不少”,買不起炭和煤的普通人家,為了御寒,只好鋌而走險,違背禁令砍掉桑棗之樹,乃至于去偷伐皇陵周邊的樹木。
元明時期,能夠用煤取暖者,仍主要是宮廷、政府機構(gòu)和官宦人家。直到清朝中后期,因為西洋采煤機械的引入,北京城的普通民眾,才有了在冬天燒煤取暖的機會。清人筆記中說,京師“例于十月初一日添設(shè)煤火,二月初一日撤火”,市場上出現(xiàn)了煤餅、煤球,隨之也就出現(xiàn)了“小戶人家熱炕頭”。
可惜的是,因清廷一再限制民間開采煤礦,這種“小戶人家熱炕頭”的現(xiàn)象,即便在晚清的京城,也并不普及。
3.古代窮人燒不起柴
普通民眾燒不起炭,也燒不起煤,在寒冷的冬天,能夠用來取暖的,就只剩下木柴、秸稈和雜草這些“薪柴”了。
遺憾的是,薪柴雖然是很低端的取暖燃料,但缺少柴薪卻是古人的生活常態(tài)。比如,唐武宗時期,日本僧人圓仁來華,他見到山東一帶普通百姓,因為燃料匱乏,“不曾煮羹吃,長年惟吃冷菜”,來了極貴重的客人,“便與空餅、冷菜”,作為招待的佳肴。日常生活中連“煮羹”的燃料都缺,自然也談不上在冬天燒柴取暖。
這也是缺柴少薪成為歷代普通文人重要哀詠主題的緣故所在。唐代詩人孟郊在《苦寒吟》中哀嘆“敲石不得火,壯陰奪正陽”;北宋詩人趙擴買不起柴,只好“毀車充薪”,把家里的車拆散生火取暖;南宋詩人韓淲,“家貧無人去拾柴”,只好在寒冬里咬緊牙關(guān)發(fā)抖;元曲《朝天子·客況》里,窮人家柴薪不夠,只能聽憑冷雨寒風催折。
事實上,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國北方的許多農(nóng)村,仍然沒有足夠的薪柴用來取暖。1981年的一份調(diào)查報告披露,森林資源豐富的黑龍江“全省三分之二的農(nóng)戶缺少生活能源”,該省的海倫縣是一個典型:
“六十年代后期到現(xiàn)在,農(nóng)村燒柴短缺?!h農(nóng)村生活能源越來越少,缺柴戶越來越多。這些缺柴戶是夏、秋一餐熱,兩餐涼;冬季水缸一層冰,屋里墻上掛白霜。由于燒柴不夠,只好摟樹葉、刨樹根、剝樹皮……”
當然了,坐視民眾被凍死,是一件極不妥的事情,所以中國古代也有一些“取暖賑濟政策”。比如前文曾提到,開封城炭價飛漲時,宋真宗曾“出炭40萬”半價賣給民眾;宋仁宗也曾在大雪時節(jié)下令減價售賣米谷、薪炭;蘇軾任潁州知州,趕上大雪災(zāi),他發(fā)放的賑濟物資中有“炭數(shù)萬秤”、“柴數(shù)十萬秤”。
再如,明神宗也明白官督商辦會抬高煤炭價格這一弊端,他曾親自批示,不許搞官營采煤業(yè):“煤乃民間日用之需,若官督開取,必致價值倍增,京城家家戶戶何以安生?”雍正、乾隆年間,朝廷的禁礦政策也一度松動過,雍正曾批示“煤便于薪,乃日用所需,無需封禁”;乾隆也下過旨意,“悉聽民間自行開采”。
可惜的是,這些指示往往停留在宣傳層面。明神宗也好,雍正乾隆也罷,包括下面的相應(yīng)機構(gòu),并無動力將之嚴格貫徹;而且,這些臨時性的指示,還常被與之相左的長期性禁煤政策架空;向煤窯商人課以重稅,導致許多商人家破人亡,才是雍正乾隆時代常見的故事。
于是乎,燒不起炭,燒不起煤,也燒不起柴,就成了中國古代普通民眾冬日里的一種常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