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形象為什么總是被貶低?魏延難道不是冤死的么?
紅塵滾滾
魏延在小說里成為一位背叛者,但是還沒等魏延叛變就已經(jīng)被楊儀害死了。為什么魏延的形象在這里就給貶到最低了呢?可能魏延的一生都是被忽略的,魏延作為蜀國的老臣,但是沒能進入五虎將,所以從知名度方面來說就不怎么樣。而且魏延和諸葛亮也有過不和,所以諸葛亮懷疑魏延叛變也是有些道理,但是這次的確是諸葛亮看走眼了。
三國時期,涌現(xiàn)出了許多英雄人物。第一反應我們就想到關羽、張飛等人,大部分人通過有關三國的影視作品中了解到,他們英勇善戰(zhàn),是觀眾心中的大英雄。而其中有一個人被刻畫成叛徒的角色,與真實歷史截然不同。
此人名叫魏延,想必大家也比較熟悉。電視劇中的三國,魏延是一個大反派,一直為了利益背叛別人。首先就是在劉備率軍攻打襄陽時,他就私下投靠了劉備,為的是劉軍順利進城;其次呢,黃忠在長沙被俘,為了能夠解救他,魏延又選擇了背叛主公。
如此反復無常的魏延,引起了諸葛亮的注意。在魏延投靠劉備沒多久,諸葛亮就打算除掉他,不過劉備還是免除魏延一死。而在之后蜀國的發(fā)展過程中,魏延也沒有表現(xiàn)出惻隱之心。也就在諸葛亮去世后,他才動了歸順曹操的念頭。
不僅如此,魏延還產(chǎn)生了擁兵自立的想法,不過在此過程中魏延的計劃未能成功,連他自己也被馬岱揮刀砍死了。
可是剛才我們講的也都是電視劇的情節(jié),那歷史上的魏延真的是一個小人嗎?
其實不然。根據(jù)《三國志》記述,在諸葛亮駕鶴西去后,魏延非但沒有萌發(fā)惻隱之心,還反對楊儀、姜維等人的撤退計劃。魏延怎么說呢?大概就是丞相已死,我們可以派遣些許人馬可以將他的靈位帶回成都。而剩下的三軍,可以由我魏延繼續(xù)與曹軍對抗。
通過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魏延并不是影視作品中的可惡,而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忠士。而他的死,一方面是他和楊儀平日的對抗,引起了楊儀的誹謗;另一方面,就是費祎對他的有意欺瞞。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們接下來就詳細分析一下。懂歷史的朋友大概知道,魏延和楊儀是荊州老鄉(xiāng),可是二人怎么竟是這般水火不容呢?
我們知道魏楊都是劉備手下的人,除了深謀遠慮的諸葛亮,魏延就算是蜀軍中的首要將領了,而楊儀呢,他是孔明比較器重的將才。再加上二人生性要強,誰也不服誰。史書對魏延的描述就是“性矜高”,楊儀則是“性狷狹”。
兩個人經(jīng)常為某件事而爭吵,連諸葛亮都拿他們沒辦法,他既愛惜楊儀的才華和魏延的英勇,又苦惱兩人不能和平相處。到這里想必大家又納悶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兩個老鄉(xiāng)不能和睦共處呢?
其實除了兩個人性格不合之外,還因為楊儀一直看不起魏延的出身。魏延原本是一個私兵,地位和奴隸差不多,也是因為追隨劉備后,魏延才一步一步走到大統(tǒng)領的位置。可是在楊儀眼中,魏延始終是當時的私兵。
根據(jù)史書記載,魏延的頭顱被馬岱帶到楊儀面前時,楊儀看后立即將其丟地上踩踏,邊踩邊罵著說“庸奴,復能做惡不?”這話要是被劉備聽到,要么處死楊儀,要么自己被他的話氣死。
因為魏延能夠穩(wěn)居高位,全靠劉備的一路提拔。據(jù)說曾經(jīng)劉備任用魏延鎮(zhèn)守漢中,而放棄了跟隨自己多年的三弟張飛。
無論是魏延在諸葛亮去世時表現(xiàn)的深明大義,還是劉備生前對他的器重,都表明了魏延絕非影視中的奸詐小人形象。反而是他的要強性格以及被人瞧不起的出身,慘遭楊儀等人的有意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