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上有刺猬歐空居公布太陽照片(神秘突刺長達2.5萬公里)
黃昏戀
1.5億公里外的太陽,一直都是地球最大的外部能量源,45億年來地球生命的誕生與演化都歸功于太陽輻射的能量。
然而科學界其實直到20世紀初,才意識到太陽的能量來源是氫元素核聚變,在那之前沒人知道太陽是怎么持續(xù)存在45億年的,更談不上近距離研究太陽了,所以近些年來恒星物理學家們發(fā)射了不少太陽探測器去抵近偵查太陽,比如美國NASA的帕克號太陽探測器,再比如我國的羲和號太陽探測器。
5月18日,歐空局的“太陽軌道器”公布了有史以來最清晰的太陽圖像,這架于2022年3月26日抵達近日點的探測器,有著出色的主動冷卻和被動隔熱系統(tǒng),其搭載的“極紫成像儀”能以極高的分辨率拍攝太陽大氣層。
此次傳回的太陽表面圖像就是“太陽軌道器”在距離太陽5000萬公里的地方拍攝的,這個距離剛好是地日距離的三分之一,但和以往傳回的圖像相比,這次的太陽圖像卻有點不正常,因為科學家在圖像上發(fā)現了“一群刺猬”。
太陽上的刺猬
這群太陽上的刺猬當然不是真的刺猬,而是從太陽大氣層最外層向外突出的一群短而鈍的尖刺狀結構,就好像有一只刺猬趴在太陽表面一樣,只不過這只刺猬的長度是2.5萬公里,相當于兩個地球而已。
目前的理論認為,這些突出的尖刺狀結構是太陽本身的大氣活動造成的,因為太陽內部每秒都有400萬噸氫元素通過核聚變釋放能量,而太陽本身又是一個不存在實體物質的等離子體火球,所以內部能量的擾動很容易就能影響到太陽的最外層。
除了表面的刺猬之外,歐空局的“太陽軌道器”還拍攝了太陽南極的照片,并且同樣由于太陽等離子體的特性,每到太陽活動的巔峰時期太陽南北極就會發(fā)生磁極互換或者反轉,從而造成整個太陽磁場的顛倒,這種情況和地球每隔幾十萬年發(fā)生一次的磁場翻轉還不一樣,屬于尚未被破解的恒星物理學難題之一,目前還在研究過程中。
由于目前太陽活動正值10年以來的一次小高峰,所以包括歐空局“太陽軌道器”在內的探測器都在抓緊圍繞太陽公轉并收集數據,只是這次的太陽小高峰跟此前相比不太一樣,大有進一步發(fā)展的趨勢,因為目前太陽表面已經出現了很多耀斑,每個都要比地球更大。
除了太陽耀斑外,多次發(fā)生的日冕物質拋射也是天文學界的重點關注對象,因為日冕物質每次都有非常高的時速,如果不抓緊時間注意的話,所引發(fā)的太陽風暴很可能會影響地球電力系統(tǒng),造成全球通訊中斷。
從公轉軌道上來看,“太陽軌道器”將于2022年10月13日再次靠近太陽,且這一次近日點會比上一次更近,所以不出意外的話,2022年年底我們將收獲更多的太陽表面高清圖像,縈繞在太陽身上的謎團也將被揭開一部分。
太陽未來的利用前景
作為太陽系內唯一的能量源,太陽的質量占到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其他八大行星和它們的衛(wèi)星以及小行星帶和彗星們,只占了太陽系總質量的0.14%,且這0.14%里的50%都屬于木星質量,剩下的才是地球等行星和衛(wèi)星們的質量。
通過以上數據不難看出,太陽是太陽系內當之無愧的巨無霸,因此只要把太陽能量利用好了,人類文明就基本上擺脫了能源危機,而利用太陽能量的終極方式,就是建造一個把太陽完全包裹起來的戴森球,這樣一來太陽釋放的光和熱就能被收集起來變成電能儲存,從而供給人類文明使用和揮霍。
目前唯一的問題是,由于太陽占了太陽系質量的絕大部分,所以剩余的太陽系材料很可能不足以制造出包裹太陽的戴森球,因此人類文明未來的戴森球計劃,很可能會縮減成戴森環(huán)或者戴森網。
當然了,在戴森球出現之前人類文明還能獲得可控核聚變甚至是反物質,這兩個能源也是很完美的能源,至少要比現在用的化石能源強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