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望聞問切四診的基本含義介紹
情緒翻騰
望聞問切是中醫(yī)的專屬用語,這四個字分別指的是中醫(yī)在給病人看病時的四個診斷步驟。望指的是看氣色;聞是指聽氣息;問就是詢問癥狀;切是指把脈。這四種診斷手法最早起源于《難經》,而簡化為四字是在《古今醫(yī)統(tǒng)》,上面有記載“望聞問切四字,誠為醫(yī)之綱領。”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老中醫(yī)》中,我們就看到了許多中醫(yī)方面的專業(yè)術語,例如望聞問切、懸絲診脈,那這些手法真的有用么?下面就為大家講講,一起來看看吧。
望診是通過患者的神情、面部顏色、身體形態(tài)、舌象等來判斷病情狀況。中醫(yī)認為“有諸內,必形于外?!鄙眢w內如果發(fā)生病變,必然會反映到外在,只有熟練運用望診,對疾病的診斷才能既快又準。
聞診包括聽聲音和聞氣味,《黃帝內經·素問》中寫道:“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中醫(yī)認為身體是一個共鳴腔,病態(tài)的聲音與全身病變有關,和發(fā)聲器官也有關聯,一般會聽病人語言、呼吸、咳嗽及嘔吐時發(fā)出的聲音來辨別病癥。
問診,通過詢問病人及家屬,了解現有癥狀和過往病史,為辨明病癥提供依據的一種方法。張景岳在《景岳全書》十問篇中首度全面性地歸納總結了問診的內容、順序及辯證意義,后經修改寫成“十問歌”,目前仍沿用作為問診的綱要。
切診即把脈,是中醫(yī)當中最為常見的診斷方式。扁鵲是第一個開始強調把脈的醫(yī)生,西晉王叔和撰寫《脈經》,將把脈手法發(fā)揚光大。李時珍所著《瀕湖脈學》記載27種脈象,之后通過后世的補充完善,總結出28種較為典型的脈象來作為脈診依據。
歷史上懸絲診脈的故事不在少數,電視劇中也頗為常見。《西游記》中孫悟空就曾為朱紫國王用三根絲線診脈,《雪花女神龍》中歐陽明日的天機金線不僅是武器,也是診脈的工具。
那懸絲診脈一事,到底靠不靠譜?
曾有人就此事請教了北京名醫(yī)施今墨老先生。施老先生曾給清廷皇室內眷看過病,證實了懸絲診脈確有其事,但實際上只是一種形式。
原來,大凡后妃們生病,先要由貼身的太監(jiān)介紹病情,太醫(yī)盡可能詳細的了解情況,有時候為了獲得更多真實的病情,還要給太監(jiān)送些禮物。在詳細了解過后,太醫(yī)通過一些癥狀大致掌握了患者的情況。
而劇中趙閔堂所用的懸絲診脈不過是傳說中的存在,現實中無從考證。實際上,在懸絲診脈時,醫(yī)生必須屏息靜氣,沉著認真。這樣做,一是謹守宮廷禮儀,表示臣屬對皇室的恭敬;二是利用此時暗思處方,以免因一言不慎、一藥不當而招禍。懸絲診脈確實存在于歷史中,但并非只靠一根絲線就能診斷病情,仍然需要通過前期對病癥的充分了解才能對癥下藥。
四種診法沿用至今,是中醫(yī)搜集臨床資料的主要方法,必須“四診并用、四診并重、四診和參”才能客觀、準確、系統(tǒng)、全面地診斷病癥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