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上哪個朝代的人喜歡吃蝙蝠?揭秘我國歷史上的野味
午夜搭車
如今喜歡吃野味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了,不過野味難得,非常難得,而且往往都是現(xiàn)殺的,非常的新鮮。而那些付得起前的老饕們要的就是這份享受和面子。吃野味有著很多種好處,吃什么補什么。禿頂?吃山鼠肉;精力不振沒精神?吃貓;眼睛不好?吃蛇;一挨枕頭就想睡覺?吃鹿鞭。有這么多好處,當(dāng)然不容易禁止,何況吃野味在歷史上,就是一件平常事,如今不論是以何種態(tài)度吃它,也不過是歷史的延續(xù),歷史上愛好野味的,也不只有廣東人。
周天子有一支專業(yè)的廚師隊伍,由天官大宰、小宰、宰夫,和膳夫及其手下20種職官組成,總計約2000多人。這些職官包攬了與飲食相關(guān)的所有工作,這其中就包括尋找和制作野味。周天子的菜單上,常常出現(xiàn)雉、鶉、鷃、麋、鹿、獐等野味,這些統(tǒng)稱為好羞。所謂好羞,是指是指合于時令的,當(dāng)季可以獲得的新鮮食材。這些食材,往往是諸侯們進獻的,越國在周成王時期就送過娃娃魚,而南方的越裳氏則進貢過白稚雞。九州之地中,尤以揚州、荊州、青州的諸侯送得多。
周天子自己還圈了地,名為“囿”,有提供食材的功能,每年廟祭的犧牲,大多是在囿中圍獵的,只見周宣王左手一抖,射中一頭野豬,又一抖,射中一頭野牛,心里很美,陪獵的諸侯們也紛紛唱起了歌,于是有了《詩經(jīng)·小雅·吉日》。有諸侯獻,有獸人(職官名)、漁人、鱉人等職官圍捕,有自家封地中捕獵所得,真是“野味滿廚充嘉肴”,周代的各位天子,豈非都是野味愛好者。
春秋戰(zhàn)國時代,野味愛好者更多,諸侯們紛紛享受起了王的待遇。鄭莊公和母親武姜不和,平定了親弟弟段的叛亂之后,將她軟禁在城潁。潁谷的一名官吏潁考叔想勸和二人,就找了個借口去面見鄭莊公。什么借口呢?進獻野味。
楚成王優(yōu)待過逃亡中的晉國公子重耳,以國君之禮待他,當(dāng)然是要回報的。他直接開口問重耳:“你打算如何報答我呢?”重耳畢竟是流亡在外之人,很會看人臉色,回答得很巧妙:“美女嬌娃,玉石絲錦,您有的是;珍禽野味,象牙犀角,這是楚國的特產(chǎn)。晉國有的您都有,還都比我們要多要好,我還能有什么東西來報答您呢?”楚國人有多愛吃野味,看《楚辭》就知道。
秦王掃六合,呂相編《呂氏春秋》,提到天下什么肉、什么魚最好吃,一口氣列舉了一大堆,有猩猩之唇,獾獾之炙、雋觾之翠、述蕩之掔、髦象之約、鳯皇之卵、洞庭之鱄、東海之鮞……這些,都是野味。
漢高祖劉邦也是野味愛好者,他的下酒菜,常常選燒烤鹿肝。山東嘉祥宋山的《庖廚》畫像磚上,廚房里懸掛著龜、魚、雁、鳥、兔。南越王趙眜的陪葬品里,有竹鼠和禾花雀,當(dāng)時的越人,還留下了吃蟒蛇的記錄。漢墓出土的動物骨骼中,不乏來自鹿、麋、野豬、兔、雁、雉、雀、鶴的,熊、虎、豹、狼也不在話下,其中西漢長安城遺址中,還發(fā)現(xiàn)了貓。漢朝當(dāng)然也不缺少野味愛好者。
接著往下數(shù),就到唐宋了。唐代時,全國各地都有野味,西北吃駝峰,中原吃“髦象之約”(象鼻),東南吃綠孔雀、竹雞、白鷴,吃猴腦,西南吃竹鼠,閩浙一帶,幾乎什么都吃。鹿是大眾美食,唐朝皇帝和新科進士飲宴時,少不了一道“升平炙”,鹿舌做的。陳子昂不僅寫過“念天地之悠悠”,還寫過《鹿尾賦》。熊就更不用說了,熊掌、熊白,終唐一朝,不知吃了多少。唐朝人好奇心旺盛,逮著刺猬也要試著烤一烤,用泥裹了,烤熟后連皮帶刺一并剝下,叫花雞的前身,應(yīng)該是這道叫花刺猬。
北宋也是如此。北宋時,中原居民常常獵捕到的野味有鶉、兔、獾、狐、鹿、獐等。其中以鶉、兔數(shù)量最多,當(dāng)時捕獵鳥、獸,到城中去賣,是都城附近農(nóng)戶的生財手段,這么干的人多了,價格就下來了。996年的夏秋之間,汴梁城內(nèi)賣鶉鳥的數(shù)不勝數(shù),賣家用大車運進城來,一只鶉鳥才賣兩文錢,跟白送一樣。
另一種致富手段,是發(fā)展特種養(yǎng)殖。就在汴梁城內(nèi)處處是鳥的二十年后,有人在汴梁城外的萬歲山養(yǎng)了成百上千頭鹿,養(yǎng)得非常好,比驢個頭還大。蘇軾仕途奔波,吃得了菜羹、豬頭,也吃得了果子貍、蛤蟆、蝙蝠,非常了不起了。范仲淹不愛美食,小時候過的是吃咸菜就稠粥的日子,卻留下了一條非常奇特的記錄:“蝗蟲和青菜一起煮,味道不錯。”連最不愛吃的人都被奇怪的食物吸引了,北宋政壇上究竟云集了多少野味愛好者,誰能數(shù)清楚呢?
相比之下,南宋雖居于南,倒沒有那么多野味愛好者,只是水產(chǎn)和海貨在飲食中所占比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這樣不愛野味的時代,往前數(shù),也還有幾個。周昭王和穆王時期到春秋初年之前,大約一兩個世紀,公元初到公元600年前后,六個世紀,公元1050年至1200年,大約一百五十年,在這些時間里,野味就變得不那么受人歡迎,人們的日常飲食,變得更依賴于常用食材,更素樸,這又是為什么?
因為氣候。以上所列的這幾個時期,都是冰期。周穆王之后,到春秋之前,漢水兩次結(jié)冰,這在之前還沒有過記錄,氣候的突然寒冷,使大量動物南遷,食物獲取不再容易。公元初年開始的寒冷期,長達六百年,我們可以將這之后唐朝人的什么都吃,理解為飲食習(xí)慣的觸底反彈。公元1050年至1200年,包含了北宋的部分和南宋的大部,其中南宋又更冷,冷到福建的荔枝都全部凍死,野味,怕是不好找。而只要是溫暖的時期,即便平時不怎么吃野味的人群,也會對野味產(chǎn)生興趣。元朝時正是溫暖期,元人的八珍里也有野駝蹄、駝鹿唇、駝乳麋、天鵝炙,胡人的飲食習(xí)慣和中原的野味愛好融合在一起。
氣候的另一個影響,是戰(zhàn)爭。當(dāng)農(nóng)耕文明吃不到野味時,游牧文明靠放牧常常過不下去,于是南下。犬戎襲周幽王,永嘉之亂,金滅遼、宋,都發(fā)生在氣候的極寒期。吃野味和打仗,都受氣候影響,不知是大家都去打仗了,無人圍捕禽獸,或是大規(guī)模的人類活動導(dǎo)致了物種遷徙,還是氣候冷極了,禽獸們紛紛南下了,總之野味、戰(zhàn)爭和氣候之間,就是存在這樣奇妙的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