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歷史淵源是什么?
白瑤
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每年公歷6月21日或22日視太陽運行至黃經(jīng)90度為夏至,此時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dá)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的日照時間最長。夏至之后,陰氣始生,陽氣開始衰退。那么夏至歷史淵源是什么呢?
1、夏至,古時又稱“夏節(jié)”、“夏至節(jié)”。公元前七世紀(jì),先人采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2、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jié)氣。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jié)束。
3、據(jù)《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毕闹林纱硕鴣?。
以上就是對于夏至歷史淵源是什么的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