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八斗有何典故?其他兩斗去哪里了?
早茶月光
我們形容一個才華橫溢,文采極高的時候都是用到一個成語,那便是才高八斗。大家都知道“斗”是一種計量單位,十斗就是一石,那么在這個成語中為何會用到“斗”這個單位呢?而且為何偏偏是八斗,而不是九斗或者十斗呢?這其他兩斗去哪里了?下面小編就來解開上面的眾多疑問,給大家講解一下才高八斗的由來和典故吧。

才高八斗這個詞涉及到中國兩個著名的歷史人物,一個三國時期曹操之子曹植,另一個為南北朝時期著名詩人謝靈運。按理說這兩人都不在一個朝代,應該沒什么交集才對,且聽小編一一道來。
曹植是曹操的兒子,也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在詩文方面的造詣是非常高的,其文學水平受到了南北朝時期廣大學者的崇拜,將他的文章推崇為典范,曹植的才情可見一斑,在整個中國的歷史上都是非常少見的。其代表作品《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這樣精美的文章,自然受到無數后人的崇拜,特別是在南北朝時期曹植簡直就是每個文人雅客心目中的詩仙級別人物。南北朝時期的著名詩人謝靈運就是它的粉絲之一。
南朝宋國的謝靈運乃是東晉名將謝玄之孫,也是一名優(yōu)秀的山水風格的詩人,因為其政治上的失意,從而導致他寄情山水,寫出了許多山水詩作的名篇,當時其詩文被稱為“江東第一”。他的詩作大多描寫名山大川,對自然景物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自成一派開創(chuàng)中國詩文界的山水詩一派。他寫的詩文文學性很強,再加上對自然景物的獨特刻畫,受到了當時很多文人雅士的喜愛。每次只要他一寫詩,其作品都會遭到瘋搶,導致大家競相抄錄。

當時南北朝時期宋文帝非常欣賞他的才華,把他召入京城在自己手下做事,經常讓他在自己身邊寫詩作文。久而久之,謝靈運難免有些恃才傲物,有一次喝醉了大聲說道:“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边@句話雖然狂傲,不把天下人的才華放在眼里,但是也可反映出了曹植在當時文人心目中的地位。
這便是后來成語“才高八斗”的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