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舞曲起源于哪個國家?
蘊秀桑
奧地利
圓舞曲(Waltz),有時音譯為“華爾茲”,圓舞曲起源于奧地利北部的一種民間三拍子舞蹈。圓舞曲分快、慢步兩種,舞時兩人成對旋轉(zhuǎn)。十七、十八世紀流行于維也納宮廷后,速度漸快,并始用于城市社交舞會。十九世紀中期開始風行于歐洲各國。它采用3/4拍,強調(diào)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暢,節(jié)奏明顯,伴奏中每小節(jié)僅用一個和弦,由于舞蹈時需由兩人成對旋轉(zhuǎn),因而被稱為圓舞曲。
圓舞曲(德文:Walzer,又音譯為“華爾茲”)有別于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等維也納作曲家的嚴肅作品,它和“輕歌劇”(Operette)可說是19世紀民主化社會中,為適應一般群眾較通俗品味而形成的“輕音樂”。
圓舞曲起源于奧地利北部的一種民間三拍子舞蹈。圓舞曲分快、慢步兩種,舞時兩人成對旋轉(zhuǎn)。十七、十八世紀流行于維也納宮廷后,速度漸快,并始用于城市社交舞會。十九世紀中期開始風行于歐洲各國。現(xiàn)在通行的圓舞曲,大多是維也納式的圓舞曲,速度為小快板,其特點為節(jié)奏明快,旋律流暢;伴奏中每小節(jié)常用一個和弦,第一拍重音較突出,著名的圓舞曲有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韋伯的《邀舞》等。
溯源追根,圓舞曲的前身是奧地利民間的“蘭得勒舞曲”,這也是一種農(nóng)村舞曲。圓舞曲在“蘭得勒舞曲”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一種三拍子舞蹈,跳舞時一對對男女舞伴,按照舞曲的節(jié)奏旋轉(zhuǎn)打圈,動作輕快、優(yōu)美,情緒熱烈、歡快。這些特點決定了圓舞曲的體裁特征:速度較快,拍或拍,這些特點,配合上環(huán)繞支點音旋轉(zhuǎn)的音調(diào),便生動地產(chǎn)生旋轉(zhuǎn)打圈的動作感。圓舞曲的體裁特征,更鮮明地體現(xiàn)在它的伴奏音型中。典型的圓舞曲伴奏音型是強弱分明的三個均勻的四分音符(在拍則是八分音符),每小節(jié)一個和弦,第一拍是強拍,奏和弦的低音。第二、三拍是弱拍,在較高音區(qū)奏其它和弦音。
圓舞曲出現(xiàn)以前,在歐洲宮廷中流行的都是四平八穩(wěn),溫文典雅,配合著上層社會小姐,太太拎著裙子屈膝行禮等動作的呆板的舞曲。圓舞曲的出現(xiàn),它的熱情奔放、感情充沛的音樂給城市中的舞曲帶來了嶄新的面貌和活躍的氣氛。所以很快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便傳遍全歐洲,代替其它舞曲,成為一百多年來最流行的舞曲體裁;并且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供伴舞用的實用性圓舞曲和供音樂會演奏用的藝術(shù)性圓舞曲兩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