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除了吃餃子 你還應該知道這些
夢夏醬
立冬是冬天的開始
立冬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9個節(jié)氣,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立冬,十月節(jié)……冬,終也,萬物收藏也。”即是說立冬日處于農歷十月前后,立冬時節(jié),萬物呈收縮、收藏狀態(tài)。這里的萬物,除了指處于春夏耕耘、秋冬收藏時序中的農作物,也適用于順應天時而身體內斂的人與動物,高緯度的北方地區(qū)即將有動物開始冬眠,人也進入“貓冬”季節(jié)。
李白的《立冬》詩寫道:“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形象地描述了詩人筆凍意懶不愿寫作,而更愿意近爐取暖溫酒喝的心態(tài)與行為。
自立冬開始的三候依次為:初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黃河流域以北的大部分地區(qū)陸續(xù)進入了天寒地凍階段,天地間呈現(xiàn)出肅殺的初冬之象,與春夏之際欣欣向榮的斑斕景象迥然不同。三候的“雉入大水為蜃”,一種解釋是古人以為蜃為大蛤,立冬后,海邊出現(xiàn)多彩的大蛤,而此時,之前常見的漂亮的野雞之類沒有了,于是有了雉變成大蛤的說法。這一時節(jié),北方雖有冰凍,但還只是開始,遠未達到冰凍三尺之寒。
立冬的生產、祭祀習俗
截至霜降,北方大部分地區(qū)田間地頭的農活基本結束了,東北地區(qū)還有“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的諺語,這是說到了立冬時節(jié),秋收、秋種等農活基本結束,辛勞數(shù)月的耕牛終于可以享受冬閑生活了。但牛閑人不能全閑,還要做些農事收尾工作,民間有這樣的描述:立冬地凍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培田整地修渠道,農田建設掀高潮。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qū)尚處于“立冬種麥正當時”之際,自然還有不少農活需要接著忙碌。
生產習俗之外,立冬節(jié)氣還有一些祭祀等傳統(tǒng)習俗。與春夏秋三個季節(jié)一樣,逢季節(jié)轉換的“立”日,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以順應天時?!抖Y記·月令》載:“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迎冬歸來,還賞賜群臣冬衣,并撫恤孤寡。民間也習慣于立冬前后備好冬衣防御接下來的冬寒。
立冬飲食習俗各不同
在飲食習俗上,民間有“立冬補冬,補嘴空”的說法。各地進補的方式有所不同。
對于“好吃不過餃子”的北方人來說,立冬吃餃子是慣享的?;荨D戏揭恍┑貐^(qū)則多以雞鴨魚肉為大補。諸多補品中,羊肉當是溫補的上乘首選,立冬日的羊肉餃子、羊湯和羊肉火鍋等都是最多最常見的節(jié)令食品。江南地區(qū)還有“立冬吃一雞,滋補一冬春”的習俗”。浙江桐鄉(xiāng)一帶立冬吃雞曾經是很講究的事情。早年間,在以吃得上肉為家境殷實象征的年代,最好的過節(jié)享受是一人分得一整只雞,家境略差一點的人家也會想辦法合家吃上一只雞。立冬日所吃的雞做法上另有講究:整只雞不分解,燒制的柴草也與平時不同,要將稻草捆扎成一束一束的,共扎七束。把一鍋雞燒熟時,要用完這七束稻柴。俗語說,吃了這樣特制的進補食品,一冬春全家人都身強力更壯。江蘇蘇州地區(qū)立冬日則會吃咸肉菜飯,將咸肉和青菜稍作處理,與米飯一鍋出,趁熱吃是極好的驅寒養(yǎng)生食物。
有些地區(qū)還有立冬日開始取水釀酒的習俗。到立冬時節(jié),天冷水凜,水中細菌雜質減少,稱之“冬水”。冬水的水質好,加上溫度低,是釀酒發(fā)酵的理想條件。浙江紹興地區(qū)盛產黃酒,依俗,自立冬日起家家取水釀制,到春節(jié)前后酒成,廣用于祭祖、親朋分享、自家品茗等場合,這些黃酒俗稱“冬釀”;麗水地區(qū)則把立冬日開始釀制的黃酒,稱為“十月缸”,同樣是在春節(jié)期間享用。
所以啊,趁著立冬,大家伙兒趕緊多補補,畢竟再過幾天就是雙十一了,人家取暖有對象,你只能靠一身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