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最早由誰引入中原?
子默君
趙武靈王
為了富國強兵,趙武靈王提出“著胡服”“習騎射”的主張,決心取胡人之長補中原之短。
趙雍(約公元前340年—前295年),即趙武靈王,嬴姓趙氏,名雍,趙肅侯之子,戰(zhàn)國時期趙國第六代君主,政治家、改革家[1]。生于趙國都城邯鄲,15歲繼位。
趙武靈王即位時,趙國國力不強,受中原大國欺侮。林胡、樓煩等游牧民族也不時騷擾,鄰境較小的中山國也時常進犯。趙武靈王二十四年(前302年)頒布命令,推行的“胡服騎射”政策,改革軍事裝備和作戰(zhàn)方法,趙國因而國勢大盛。趙雍率將士攻擊匈奴,占領今內蒙古南部黃河兩岸之地,建立云中、九原兩郡,又在陰山筑趙長城以抵御胡人。前296年吞并中山國。前314年,燕國發(fā)生子之之亂,國都被齊國、中山國攻破,趙武靈王扶植燕昭王回國即位。
趙雍晚年傳位于子趙惠文王,自號為“主父”,公元前295年的沙丘宮變中被圍困活活餓死于沙丘宮(在今邢臺廣宗),謚號為武靈王,趙武靈王墓位于今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無窮,西至河,登黃華之上。與肥義謀胡服騎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賢者察焉。雖驅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國人皆不欲,公子成稱疾不朝。王使人請之曰:“家聽于親,國聽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議之也。制國有常,利民為本;從政有經,令行為上。明德先論于賤,而從政先信于貴,故愿慕公叔之義以成胡服之功也。”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聞中國者,圣賢之所教也,禮樂之所用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則效也。今王舍此而襲遠方之服,變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圖之也!”使者以報。王自往請之,曰:“吾國東有齊、中山,北有燕、東胡,西有樓煩、秦、韓之邊。今無騎射之備,則何以守之哉?先時中山負齊之強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圍鄗;微社稷之神靈,則鄗幾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變服騎射,欲以備四境之難,報中山之怨。而叔順中國之俗,惡變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聽命,乃賜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騎射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