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殺胡惟庸的原因 隱忍七年一舉鏟除宰相
鴻卓Sama
宰相最早產生是在春秋時期,而結束正是在明朝。明朝最后一任宰相就是胡惟庸,他可是朱元璋的心頭大患,但為何殺光了所有功臣的朱元璋卻遲遲不肯對胡惟庸動手,隱忍了整整七年,才一舉鏟除了宰相制度。
一、朱元璋疑心重殺光功臣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幾乎每天都在為繁忙的國事而勞累,可謂是封建社會中最勤奮,最拼命的幾個皇帝之一。勤奮的皇帝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權力欲特別強。朱元璋擔心開國功臣權力過高威脅自己的統(tǒng)治,同時也是為自己的后代鋪路,開始多次發(fā)動大清洗,把那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殺了個干凈,包括胡惟庸。
而朱元璋這么做,只有一個原因權力。就像他自己說的,“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本來大家都是一起打天下的窮人,憑什么你能做皇帝,而我胡惟庸不能呢?就是因為這樣的懷疑,朱元璋幾乎殺光了所有的功臣。
二、朱元璋殺胡惟庸原因
但是有一個人很例外,這個人就是胡惟庸。胡惟庸算是大明王朝的元勛了,很早的時候就投奔了朱元璋,那時候的朱元璋實力還很弱小。但胡惟庸一直跟隨著朱元璋,朱元璋也很信任他。到了大明王朝建立的時候,胡惟庸已經成為正四品的太常少卿。而隨后更是節(jié)節(jié)高攀,最后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百官之首。
按理說,朱元璋要想集權,第一個就該殺胡惟庸,因為他的權力最大。而且胡惟庸在當宰相期間,胡作非為,瘋狂攬權,甚至利用手中的權力,排除異己、結黨營私。對于朱元璋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要知道,別人搶奪他的權力不到半年就會被殺掉,而為何朱元璋這次忍了胡惟庸七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