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三屠的劊子手是漢人李國棟 屠殺同胞10萬卻被封為忠烈(2)
煙火照長空
嘉定二屠
幾日后,義士朱瑛聚集免于屠戮的周遭民眾兩千余人,重奪嘉定,殺漢奸,斬清(軍委派之)官,還出其不意地伏擊了李成棟的一支小分隊。惱羞成怒的李成棟即刻回師嘉定,一路砍殺,城外的葛隆、外岡兩鎮(zhèn)居民皆被殺光。殺到嘉定城里,時值夜半,許多居民在夢中即命喪黃泉。李成棟還覺得不解氣,又令兵丁把堆積如山的尸體縱火焚之,然后才揚長而去。此為嘉定三屠的“二屠”。
嘉定三屠
二十多天后,南明總兵吳之番又率余部猛攻嘉定,得到周邊民眾響應(yīng),頃刻間,把城內(nèi)清軍殺得大敗而逃。李成棟不得不第三次回攻嘉定。吳之番所率軍民終究沒能抵擋住李成棟悍軍的反撲,嘉定再次失陷,吳之番力戰(zhàn)而死,手下數(shù)百兵卒和剛剛逃到嘉定避難的近兩萬百姓悉數(shù)被殺,一時間城內(nèi)血流成河。是為“三屠”。
經(jīng)過李成棟的三次屠殺令,嘉定反清運動基本平息下來。關(guān)于死亡人數(shù)有不同說法,一般認為總共在5至20萬人之間。朱子素《嘉定乙酉紀事》稱:“以予目擊冤酷,不忍無記,事非灼見,不敢增飾一語,間涉風(fēng)聞,亦必尋訪故舊,眾口相符,然后筆之于簡。后有吊古之士,哭冤魂于凄風(fēng)慘月之下者,庶幾得以考信也夫。”
剃發(fā)令對當(dāng)時的漢人而言,心理上是難以承受的。“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可損傷”,這是千年以來形成的倫理觀,也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思維方式。剃發(fā)不僅有違傳統(tǒng),也被視為侮辱。因此這項政策不僅遭到了傳統(tǒng)知識分子抵制,也激怒了下層民眾。只是沒想到會遭到屠殺,而且還是來自漢人的手,深感可悲。
雖說1648年李成棟再次變服易冠,抗清扶明,為南明永歷帝朱由榔四處征殺,直至身死(南明朝廷封謚號為“忠烈”,封寧夏王。)。但其嘉定三屠的殘酷暴行卻被永遠地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