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將裴行儉 竟娶自己兒媳當(dāng)妻子(真正文武雙全之人)(2)
問蕊氏
裴行儉的主要成就
1、政治方面
裴行儉任西域都護(hù)時,西域各國大多慕義歸附。后還朝任吏部侍郎,與李敬玄、馬載同掌選事十余年,甚有能名。他始創(chuàng)了長名姓歷榜,并引銓注等銓選之法,影響后世選才授官制度。
2、軍事方面
上元三年(676年),裴行儉參與防御吐蕃。調(diào)露元年(679年),計俘叛亂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次年,大破東突厥阿史德溫傅及阿史那伏念所部,并以反間計逼阿史那伏念等來降,盡平東突厥殘部。裴行儉善于鑒別人才,其在軍中所提拔的副將,如程務(wù)挺、張虔曰助、崔智聅、王方翼、蠶金毗、劉敬同、郭待封、李多祚、黑齒常之等人,大都成為當(dāng)世名將。
3、文學(xué)方面
裴行儉擅長草書隸書,是位書法名家。唐高宗曾經(jīng)賜裴行儉白絹,命他書寫《昭明文選》。高宗觀賞之后,喜愛其用筆的法度(規(guī)矩),賞賜頗為豐厚。裴行儉常常說:“如果不是精美的筆和墨,褚遂良還不曾經(jīng)常寫。不選擇筆、墨的好壞而能寫得機靈敏捷的,只有我和虞世南而已。”他撰寫《選譜》、《草字雜體》等書,有好幾萬字。
史稱裴行儉精通陰陽歷法,每次行軍作戰(zhàn),都能預(yù)知勝期。他曾就安置軍營、陣勢擺列、預(yù)料勝負(fù)、識別人才等問題編寫了四十六條經(jīng)驗訣竅。武則天后來讓其侄武承嗣上門將其取走,此法于是失傳。
末年去世
永淳元年(682年),十姓突厥的車薄叛亂,裴行儉又任金牙道行軍大總管。但還未出師,裴行儉便于四月二十八日在長安延壽里的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四歲。高宗追贈他為幽州都督,謚號“獻(xiàn)”。又令皇太子挑選一位六品京官管理他的家事,直到子孫能夠自立才止。十月,裴行儉葬于聞喜縣的東良原。
唐中宗李顯登位,又追贈裴行儉為揚州大都督。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加贈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