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車禮儀有哪些?
奕瑋
荀子說過:“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精辟闡明了“禮”對社會生活的重要性。在公眾場合,不懂禮就會失禮,失禮會令賓主雙方都難堪。那乘車禮儀有哪些呢?
1、上下車的先后順序。在涉外交往中,尤其是在許多正式場合,上下車的先后順序不僅有一定的講究,而且必須認真遵守。乘坐轎車時,按照慣例,應(yīng)當恭請位尊者首先上車,最后下車。位卑者則應(yīng)當最后登車,最先下車。乘坐公共汽車、火車或地鐵時,通常由位卑者先上車,先下車。位尊者則應(yīng)當后上車,后下車。這樣規(guī)定的目的,同樣是為了便于位卑者尋找座位,照顧位尊者。
2、就座時的相互謙讓。不論是乘坐何種車輛,就座時均應(yīng)相互謙讓。爭座、搶座、不對號入座,都是非常失禮的。在相互謙讓座位時,除對位尊者要給予特殊禮遇之外,對待同行人中的地位、身份相同者,也要以禮相讓。
3、乘車時的律己敬人。在乘坐車輛時,尤其是在乘坐公用交通工具時,必須將其視為一種公共場合。因此,必須自覺地講究社會公德,遵守公共秩序。對于自己,處處要嚴格要求,對于他人,時時要友好相待。
如果當時環(huán)境允許,應(yīng)當請女士、長輩、上司或嘉賓首先上車,最后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