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具代表意義的十大土樓 古老獨特的建筑(文化的寶藏)
彤彤Sama
中國祖先的智慧讓人驚嘆,從他們設計的建筑就可以看出,今天給大家盤點的中國最具代表意義的十大土樓,讓我們一起感受中國民居古老而獨特的魅力,不僅是中華文明的寶貴遺產(chǎn),同時也體現(xiàn)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靵砜纯窗?!
一、書香門第——衍香樓
衍香樓創(chuàng)建人是蘇谷香(谷香公)。谷香公春少年時期家境清貧,中年后在家鄉(xiāng)以及上海等地經(jīng)營條絲煙生意,生意興隆,發(fā)家致富,于是建了這座樓。 衍香樓主體直徑40米,底墻厚1.5米,頂墻厚0.7米,墻高14.5米,有1個大門,2口水井,3個廳堂,4副樓梯,每層34間,4層共136間。底層樓梯旁分布有4個衛(wèi)生間,廳邊6個洗浴間。一層為各家廚房餐廳,二層為糧倉,三四層為臥室。大門釘有鋼板,門內的頂端設有滅火的水喉水箱,過去曾有匪賊行劫,想縱火燒門衍香樓美景,均不能得逞。
二、裕昌樓
裕昌樓建于1308年,是福建土樓?,F(xiàn)存最古老的土樓。裕昌樓是早期股份制的產(chǎn)物,油畫《裕昌樓》。由劉、羅、張、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出資建造,共有五層18.2米,房室269間。全樓有五部樓梯,分為五大卦,底層廚房內設有水井,共22口,是福建土樓中水井最多的土樓。樓內天井中心建有單層的圓形祖堂,堂前用鵝卵石鋪成的一個陰陽八卦,分五格,代表“金、木、水、火、土”。裕昌樓最大的特點是柱子東倒西歪,最大的傾斜度為15°,看起來搖搖欲墜,但經(jīng)受七百年侵蝕和無數(shù)次地震的考驗,至今依然如故,有驚無險,成為古民居建筑的活標本。
三、袖珍土樓——如升樓
如升樓坐落在福建省永定區(qū)湖坑鎮(zhèn)洪坑村北部,與福裕樓隔洪川溪相望。俗稱米升樓,因規(guī)模形狀如同舊時民間計量大米、谷子的竹制器皿(俗稱米升),故名。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建,林氏民居。坐東朝西,單環(huán),土木結構,高3層,直徑23米。每層16開間,內通廊式。底層為廚房、餐廳,不開窗;二層不開窗,設糧倉,三層為臥室。全樓只設一門,樓門、門廳與后廳(祖堂)同在中軸線上。樓內天井中有一口水井。兩面坡瓦屋頂,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構架。
四、宮殿式土樓——奎聚樓
奎聚樓位于福建省永定縣湖坑鎮(zhèn)洪坑村,建成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用了近五年時間建成,已有160多年歷史,占地6000余平方米,三堂兩落,高約15米,現(xiàn)住24戶,107人。一百多年里,樓里考取進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學生有20多人,海外華僑有40多人,正如大門對聯(lián)所言:“奎星郎照文明盛,聚族于斯氣象新”。
五、最古老的土樓——馥馨樓
馥馨樓又叫大樓廈或火燒樓、寨樓,坐落在閩西永定縣湖雷鄉(xiāng)下寨村的中心,是迄今為止尚能見到的最古老的方形土樓之一。位于湖雷鎮(zhèn)下寨村,建于公元七六九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是永定客家土樓群中最古老的一座。占地1275.76平方米,高四層,墻身通體以生土夯成。馥馨樓沒有石基,這是沿襲了中原先祖的建筑技術和建筑形式,充分說明了永定土樓與黃河流域傳統(tǒng)民居的淵源關系。樓四周有四米寬的護樓壕溝,門前設有吊橋通行,其底墻生土摻拌有石灰、紅糖,堅固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