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輸了為什么叫敗北?敗北出處介紹
思念
古代打仗輸了的一方叫敗北,而敗北這個詞也一直沿用至今。不過不少小伙伴都好奇,為什么失敗的一方要稱之為敗北呢?實際上古時候,“北”的原意是“背”,甲骨文中“北”的意義就是兩個人背對背,輸?shù)囊环娇隙ㄊ潜硨橙?,所以也就稱之為敗北了??赡苡腥藭X得敗北的含義是失敗者向北逃跑,實際上并不是這樣,到了生死存亡之際哪還顧得上往哪邊跑。下面就來介紹下敗北的出處,一起來了解下吧。

“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馀戰(zhàn),所當(dāng)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p>
——《史記·項羽本紀(jì)》
我們在讀書看報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碰到“敗北”這個詞,一般人也都明白“敗北”是即是“打敗仗”、“失敗”的意思。那么,失敗為什么又稱“敗北”呢?
原來“北”字的本義是“背”或“相背”,它是一個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北”字即為兩個人一個向左、另一個向右背向而坐之形,生動形象地指明該字的意思是“背對背”。
北既為背,“敗北”就可以理解了。當(dāng)兩軍相接時,是正面相向的,激戰(zhàn)之后,敗方撤退,轉(zhuǎn)身逃跑,就成了背向敵方,這就是“敗北”了。

勝方朝著敗軍背后銜尾窮追,這就是“追奔逐北”,逐其背也。北即背,“敗北”就是背敵而逃,逃的方向不管是東、是南、是西,都叫“敗北”。
在春秋末期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一書的《軍事》中就有這樣一句話:“佯北勿從。”
在這里,“北”即是“敗”或“敗逃”,這句話的意思為“敵人假裝敗逃,不要盲目追趕”。
秦漢以后,“敗北”逐漸成為一個常用的雙音節(jié)詞。

例如《史記·項羽本紀(jì)》:
“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zhàn),所當(dāng)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p>
再后來,“敗北”不僅指軍事失敗,而且引申為辦各種事情的失利。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敗北”還被用來泛指在各種競爭、競賽(如體育比賽、競標(biāo)、競選等)中失敗。
兩軍打仗,輸了的一方是“敗北”;運動場上作賽,負方也是“敗北”,是否失敗者都向北方逃走呢?

當(dāng)然不是了??粗袊鴼v史上的大戰(zhàn)役,逃跑的方向都是向南的多。
負方為“敗北”,勝方是否就“勝南”了呢。也不見得。從來未聞有“勝南”的說法。在古代,南為至尊,北則象征失敗、臣服,所以,也可以從這方面理解。
來源:CCTV4國寶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