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明熹宗朱由校是個怎樣的人?為什么說明熹宗是文盲?
溫涼少女
明朝是中國封建史上最后一個由漢族人民建立的朝代,當時的朱元璋打敗了元朝的殘余勢力后建立了歷史上的明朝。我們今天要來說的是明朝時期的明熹宗皇帝。話說當時的明熹宗被稱為是文盲皇帝。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因為當時的明熹宗皇帝沒有讀書的原因嗎?當時的明熹宗是明朝的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小時候非常的可憐,得不到人的疼愛,那么,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歷史上的明熹宗皇帝吧!
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長子,光宗在位僅29天因“紅丸案”而暴斃,朱由校經(jīng)過“移宮案”風波,為群臣擁立繼位。因其父不得祖父明神宗的寵愛,他自幼也備受冷落。少少文化,好木技。萬歷帝臨死前才留下遺囑,冊立其為皇太孫。16歲即位,登基后后金威脅日益嚴重,內(nèi)部宦官干政愈演愈烈,明朝民生凋敝、日薄西山。后因意外落水成病,1627年因服用“仙藥”而死,終年23歲,遺詔立五弟信王朱由檢為帝,即后來的明思宗。廟號熹宗,謚號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葬十三陵之德陵。
明熹宗朱由校生平
熹宗的皇帝名號可以說子承父業(yè),順其自然的得到了,但真的要座上干清宮的皇帝寶座還頗費了一番周折。光宗在位僅一個月,卻留下了一個禍害李選侍,這個女人跟鄭貴妃如出一轍,整天捉摸著怎么將皇后位子弄到手,此時的鄭貴妃也對皇太后的位子垂涎已久,就這樣,兩個臭味相投的女人湊在了一起,互相配合,在皇帝面前軟磨硬泡,非要將封號討下來不可,即使在光宗病危的幾天,他們也沒有停止過。
光宗突然駕崩,使鄭李二人失去了保護傘,群臣對他們并沒有好感,兩人感到自己的地位很不穩(wěn)固,于是李選侍想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計策,由于熹宗生母早逝,李選侍成了熹宗的實際看護人,此刻正好利用這層關(guān)系,將熹宗扣留。先皇已經(jīng)駕崩,熹宗已經(jīng)被宣布即皇帝位,但小皇帝遲遲沒有從后宮走出來,群臣非常著急,紛紛上書請李選侍放還熹宗。但是李選侍根本不聽,仍舊將新皇扣留,幸虧太監(jiān)王安,從大局出發(fā),將皇子騙了出來,交給了群臣。
李選侍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賴在干清宮不走,以此要挾群臣給他皇太后的封號。按古制皇帝即位后,應該立即遷入干清宮居住,但是無人奈何的了李選侍,群臣非常著急。勸李移宮的奏章如雪片飛來,李選侍根本不理,群臣終于被激怒了,楊漣代表眾大臣向李選侍下達最后通牒,讓他即日離宮,新皇朱由校也下旨,讓李移宮,加上大太監(jiān)王安對李選侍百般威嚇,李選侍終于帶著宮女灰溜溜的遷出了干清宮。史稱此事件為“移宮案”,明宮三大案之一。熹宗即位之初,東林黨勢力較大,公正盈朝。楊漣、左光斗、趙南星、高攀龍,許多正直之士在朝中擔任重要職務(wù),方從哲等奸臣已逐漸被排擠出去,吏制稍顯清明。由于楊漣等人在幫助熹宗即位時出了很大的力氣,因此,熹宗對這些東林黨人也是非常信任,言聽計從。
群臣能治外,但是管不了皇帝家里的事,此時后宮有兩顆毒瘤正在悄悄的生長,一旦他們成了氣候,大明王朝這個彌留之際的病人,就將被掏空最后一滴精血。這兩個毒瘤就是臭名昭著的魏忠賢與容氏。魏忠賢大字不識,卻善于鉆營,很快攀上了大太監(jiān)王安的關(guān)系,地位直線上升,容氏熹宗皇帝的乳母,其奸詐并不亞于鄭、李,客魏兩人很快結(jié)成了同盟,成為了后宮不可一世的力量。王安等太監(jiān)在后宮逐漸被排擠,客魏首戰(zhàn)告捷,權(quán)利覆蓋了整個后宮。但魏忠賢并不滿足,他要向他的先輩王振,劉瑾那樣,成為權(quán)傾朝野,名副其實的大太監(jiān)。
一方面,魏忠賢引誘熹宗玩樂,使熹宗整日沈浸在木工活之中,成了名副其實的木匠皇的,從不過問朝政;另一方面,魏忠賢與朝堂上的一些文臣敗類(崔呈秀之流)結(jié)成聯(lián)盟,排擠東林黨人,逐漸掌握了內(nèi)閣、六部。東林黨人被貶、被殺不計其數(shù),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楊漣、左光斗為首的東林六君子,他們?yōu)榱四軌虬獾刮狐h,作了很多努力,也是魏忠賢最痛恨的人,他們有的已經(jīng)告老,有的還在任上,均被魏忠賢先后投入監(jiān)獄,嘗盡了人間酷刑,最后慘遭殺害,卻始終沒有向閹黨曲膝,不僅為一代文人的表率,也被百姓傳為佳話。
魏忠賢不僅殘酷地排除異己,而且加深了對百姓的盤剝,使得民不聊生,各地起義不斷。就在整個大明王朝搖搖欲墜的時候,一手制造了客魏專政的熹宗皇帝還在后宮玩樂,做木工活之余他也臨幸嬪妃,游山玩水,想盡了人間富貴。天啟五年,皇帝外乘舟游玩的時候不慎落水,雖被人救起,但落下了病根,到了天啟七年,病情加重,一命嗚呼,終年二十三歲。值得注意的是,明朝的兩位少年天子武宗、熹宗,一個喜歡打仗,一個喜歡木工,均不問朝政,都是落水得病而死,都沒有子嗣,都培養(yǎng)出了明朝最壞的太監(jiān)——劉瑾、魏忠賢。歷史竟驚人的相似,試想如果沒有這兩個皇帝,大明江山應能再多堅持幾年。
朱由校的母親
生母:王才人,初為東宮選侍,1605年封才人,1619年被西李選侍(李康妃)毆打凌辱而死。熹宗繼位,追上尊號曰孝和皇后,遷葬慶陵。
養(yǎng)母:西李選侍,光宗寵妃。曾劫持朱由校、霸占乾清宮引發(fā)“移宮案”。天啟年間,投靠魏忠賢而被封為康妃。壽命很長,活到清朝康熙年間才死去。
乳母:客氏,本為保定府定興縣民侯二之妻,萬歷中,入宮哺育皇長孫。天啟初封為奉圣夫人。每在宮中肆霪橫行,后妃多遭其毒手。魏忠賢得勢,實因客氏,二人狼狽為奸,貽害無窮。崇禎繼位,令出宮。三月而論罪,下浣衣局,笞死。
朱由校的后妃
1。張皇后(約公元1606年—1644年),既是“懿安皇后”。1621年冊為皇后。1644年自縊殉國。清兵入關(guān),合葬于熹宗德陵。事跡詳見“張皇后”詞條。
2。任皇貴妃,即任容妃。魏忠賢的侄外孫女,一說為義女。為人“麗而狡”。天啟五年因生獻懷太子朱慈炅,被封皇貴妃。國亡后冒充已殉節(jié)的懿安張皇后,招搖誆騙,頗惑人視聽,以至明末筆記所載張皇后下落事多失實,《甲申紀事》甚至謂張后迎降李自成,賀宿著《懿安后事略》為之力辯。清朝入關(guān),她結(jié)局額不錯,回到北京,由清廷出資贍養(yǎng)其生活。
3。范皇貴妃:即范慧妃,因生悼懷太子朱慈焴,晉封皇貴妃;還生一女,都夭折。明朝滅亡,范妃由清廷出資贍養(yǎng)其生活。
4。張裕妃:裕妃以直烈忤客魏,被幽閉于冷宮中斷絕飲食,至活活餓死,死時身懷有孕。崇禎初,恢復位號。
5。段純妃:天啟元年時(1621年)明熹宗當日在元輝殿選定三位淑女之一。以無子,得以逃過客魏毒手。
6。李成妃:生一女,早逝。成妃曾利用侍寢之機替范妃向皇帝求情,招來客魏忌恨,被幽閉在長春宮中斷絕飲食,幸好成妃早有預料,先在檐瓦中藏有食物,方才免過一死。仍獲嚴譴。崇禎初,恢復位號。
7。王良妃:天啟元年時(1621年)明熹宗當日在元輝殿選定三位淑女之一,同年冊封為良妃。無寵無出,明朝滅亡,王良妃逃出了皇宮,不知所終。事跡見《明熹宗實錄》、《國榷》。
8。馮貴人:因諫罷內(nèi)操為客魏所忌,矯旨賜死。
9。胡貴人:事跡不詳,名號出自《國榷》。
10.定嬪、恪嬪、襄嬪,生卒年不詳。
朱由校的子女
長子朱慈燃,懷沖太子,生母張皇后,生下就是死胎。
次子朱慈焴,悼懷太子,母皇貴妃范氏,早夭
三子朱慈炅,獻懷太子,母皇貴妃任氏,王恭廠大爆炸時被嚇死。
長女朱淑娥,永寧公主,母皇貴妃范氏,兩歲早夭
次女朱淑嫫,懷寧公主,母成妃李氏,一歲早夭